抚养比 [ fǔ yǎng bǐ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fǔ yǎng bǐ ] 抚养fǔyǎng 供给衣、食 、住或其他生活必需品由养父养母抚养一年。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举重若轻 勇往直前 卧薪尝胆 和风细雨 安然无恙 庞然大物 引人入胜 ...
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分类 根据劳动年龄人口的两种不同定义(15岁—59岁人口或15岁—64岁人口),计算总抚养有两种方式。学界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口抚养比比较低...
由图可知,2010~2020年15~64岁人口占比在四个时间段中最高,但0~14岁少年占比较低,少儿抚养比较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也较低,老年抚养比较低,所以该时间段的人口红利最大。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15~64岁人口占比较低,同时0~14岁少年占比较高,少儿抚养比较高,少儿抚养压力较大。2020~2030年15~64岁人...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负担系数。它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是: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非劳动年龄人口指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指15~61周岁人口。下图为近70 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每隔10年的变化统计图(带*年为预测数...
总抚养比,也称总负担系数。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用于从人口角度反映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计算公式 总抚养比计算公式为:其中:GDR为总抚养比; P0~14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 P65+为65岁及65岁...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总抚养比越低,人口红利越高。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经济学意义在于:当抚养比下降时,由于全社会用来抚养的压力减轻,GDP构成中消费率降低,储蓄率增高,投资高速增长,进而推动...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老年抚养比=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1、抚养比( Dependency ratio ),也称抚养系数,是经济学概念,指的是: 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抚养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例如,50%抚养比意味着,每2个劳动力需要抚养1个非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