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行》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首民歌,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此诗列举夏桀、商纣、秦二世、吴王夫差、戎王、虞君等历史人物的相关事件,说明了如果干了是非颠倒的事,那么惩罚便会随之而来的道理。全诗语言精警,鉴戒意味浓厚,虽多说教气息,但并没有令人生厌的面目,反倒富有哲理味。作品原文 折杨柳行 ...
《折杨柳行》是曹丕创作的一首诗,作品体裁为诗歌,创作年代为曹魏。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
折杨柳行乐府诗题。属相和歌瑟调曲。汉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故汉横吹曲有《折杨柳》曲。《折杨柳行》大约即由《折杨柳》曲发展演变而来。清朱乾《乐府正义》说:“《折杨柳》曲起已远。《庄子·天地篇》:‘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诗·采薇》遣戍役,有‘杨柳依依’之句。故折赠行人,后世遂为故事。”现...
评析 诗通过吟咏神仙说明神仙的虚妄性,可谓是一首“游仙”的诗歌。折杨柳行:乐府旧题。郭茂倩将其收入《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此诗又题为《游仙诗》。沈约《宋书·乐志》称其为《大曲》。©2021 木兮汉语 鄂ICP备17015891号-1
卞biàn和hé之zhī刖yuè足zú,接jiē舆yú归guī草cǎo庐lú。 小提示:两汉乐府的折杨柳行拼音读音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两汉乐府 不详 两汉乐府的诗 战城南 梁甫吟 鸡鸣歌 上陵 妇病行 蒿里 查看更多...
《折杨柳行》是谢灵运拟作的乐府诗。作品全文 郁郁河边柳[1],青青野田草。舍我故乡客,将适万里道。妻子牵衣袂[2],抆泪沾怀抱[3]。还附幼童子[4],顾托兄与嫂[5]。辞诀未及终[6],严驾一何早[7]。负笮引文舟[8],饥渴常不饱。谁令尔贫贱,咨嗟何所道[9]。注释 [1]郁郁:茂密。[2]牵衣:牵拉...
折杨柳:古《横吹曲》名。辞多言兵事劳苦。折杨柳行:将横吹曲的《折杨柳》改为进行曲也。作品全文 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隆隆岂久响,华光恒西隤。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仰悲朗月运,坐观璇盖回。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闿。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升龙悲绝处,葛...
折杨柳行 [南北朝] 谢灵运 〖原二首。按第一首郁郁河边树。乃魏文帝词。今删。〗 骚屑出穴风,挥霍见日雪。 飕飕无久摇,皎皎几时洁。 未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 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 否桑1未易系,泰茅难重拔。 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
折杨柳行谢灵运〔南北朝〕骚屑出穴风。挥霍见日雪。飕飕无久摇。皎皎几时洁。未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否桑未易系。泰茅难重拔。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 完善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
折杨柳行 南北朝谢灵运骚屑出穴风。挥霍见日雪。飕飕无久摇。皎皎几时洁。飕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否桑飕易系。泰茅难重拔。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