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是孟郊所著诗作,创作于唐代。作品简介 《唐书·乐志》曰:“梁乐府有胡吹歌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此歌辞元出北国,即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是也。”《宋书·五行志》曰:“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作品全文 其一 杨柳多短枝,...
③折杨柳:乐府《横吹曲辞》,写闺妇思远戍之人。 《折杨柳》这首乐府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春,李白游越中时。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这两句是说,思妇看见春日柳色,激起一片思夫之情——花明叶暖,春意正浓,柳烟拂窗,闺妇思远,此刻边塞之上还是白雪纷飞。一暖一寒,触景生情,怎能不激起人...
《折杨柳》李白 翻译及注释 翻译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她在金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烟空,心中更有无限离愁。她面对此景心中常会荡起一种凄凉之感。真想攀折柳条,以...
』〈折杨柳〉者,乃胡笳与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杨柳,当与离人相思有关。词源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折杨柳》是南朝梁宫体诗人萧纲创作的曲。该曲读之只觉一缕柔情,委婉缠绵。至于语言的清丽圆美,又历历如同贯珠。内容 杨柳乱成丝, 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 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 林空画角悲。曲中无别意, 并是为相思。注释 1、折杨柳——古《横吹曲》名,南朝梁、陈和唐人多为伤春惜别...
折杨柳 朝代:唐朝|作者: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翻译/译文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 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
折杨柳 【唐】鱼玄机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一条柳枝,寄予了无数的思念,一首诗词,承载了千百的愁绪。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白居易“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而才女鱼玄机,则是“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折杨柳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折指断折,杨柳是一种柔软的植物。成语的意思是指人的意志坚定,像断折的杨柳一样不易动摇。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来形容一个人面对困难、诱惑或压力时,能够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影响。
《折杨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此首抒写的是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征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作品原文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译文注释 译文 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