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可存墓志铭》,全名为《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可存)墓志铭》,是北宋将领折可存(1096~1126)的墓志铭,刻有此篇铭文的墓碑出土于1939年,现保存在西安碑林。碑文内容 篇名: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可存)墓志铭 墓主:折可存 墓主生卒年:绍圣三年(1096)~靖康元年(1126)撰者:范圭 ...
折可存为折继闵孙,折克行子,虽在《宋史》中没有专门的小传,但1938年曾出土有《折可存墓志铭》。文曰:折可存“为人刚直不挠,倜傥有大节,尝慨然起功名之念,耻骄矜而羞富贵,笃学喜士,敏于为政,名重缙绅间果公家一代之奇才也...”其以父荫补入仕,曾奉命与西夏作战,生擒敌酋女崖,因功迁秉议郎,阖门祗侯,升第四...
北宋名将世家,第六代..折可存为折继闵孙,折克行子,折可存在《宋史》中没有专门的传,其事迹只零星见于其他人的传。以父荫补入仕,曾奉命与西夏作战,生擒敌酋——女崖,因功迁秉议郎。宣和初,童贯命熙河经略使刘法出师取西夏朔方地,麟
于是折可存“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资料说的明白简单,折可存出兵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擒获宋江,因而升任武功大夫。就这样,宋江、方腊两大巨寇,在折可存这个小角色面前翻了船。之后宋金战争爆发,折可存驻守崞县,城陷被俘,后来趁机逃出,于1126年病死。折可存本来是个小人物...
历史知识> 折可存 北宋时党项人,字嗣长。宋秦州观察使折克行子。既冠入仕,为右班殿直,迁左侍禁,改忠训郎,充经略司准备差使。以计擒夏将女崖功,迁秉义郎、閤门祗候,升任第四副将。宣和初以伐西夏功升閤门宣赞舍人。讨方腊,迁武节大夫;讨宋江,迁武功大夫。驻兵崞县援雁门,金人取崞县,被质于应州。靖康元年...
> 折可存 1096—1126 字嗣长。宋代边将。党项族。折克行子。既冠入仕,为右班殿直,俄迁左侍禁,又改忠训郎,充经略司准备差使。以计擒夏将女崖之功,迁秉义郎,閤门祗侯,升任第四副将。宣和初年(1119),以伐夏功升閤门宣赞舍人。率军讨方腊,迁武节大夫;又讨宋江,迁武功大夫。为援雁门,驻兵崞县。金人攻下...
折可存是北宋最大的名将世家之后,如果不是出了个折可求和折彦文这两个大叛徒,论功劳事迹,以及折家涌现出的能人,杨家将和他们还差的很远。折可存的曾祖父折维忠的祖父折德扆就是佘太君的父亲。折家将前后延续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则历史更加悠久,堪称中国第一将门世家。折太君在天波杨府能有...
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名可存,字嗣长,出身府州折氏家族,一门英豪,延续三百年。范圭撰写了这篇墓志铭,书体为正书。折可存生卒于绍圣三年至靖康元年,其生涯中,刚毅正直,志向远大,崇尚功名,不屑于骄奢淫逸,善于治理,深得士人敬重,被誉为世代奇才。曾祖折惟忠曾任简州团练使,赠崇信...
华阳范圭书撰《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慕志铭》说:折可存“公讳存,...方腊之叛, 用第四将从军,...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喻月继获,迁武功大夫。...铭日: ...俘腊取江,势足建瓴’”。 有同志据此说,折可存是奉“秘密手令”捕杀已经受了招安,打了方腊的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