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症(APS)为一种以反复动脉或者静脉血栓,流产,同时伴有抗心磷脂或者狼疮抗凝物实验持续阳性的疾患。该疾患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其它自身免疫病,但也可单独出现(原发抗磷脂综合症)。无论原发或者继发的APS,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征并无差别。虽然该疾患在成人多见,但儿童也有发生。女性发病...
抗磷脂抗体常见于风湿免疫科检测,是一种自身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是以血小板、内皮细胞膜上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磷脂),能与机体内多种含磷质结构的抗原物质发生反应的一组抗体。抗磷脂抗体可导致梅毒血清实验出现假阳性。 临床意义:该抗体与血栓的形成、血小板的减少、不明原因的流产...
现代医学可以通过对相应的抗磷脂抗体的检测来发现它。抗磷脂抗体(aPLs)是一组以磷脂和/或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检测持续阳性作为诊断抗磷脂综合征(APS) 的血清学标志。目前为止,临床检测的主要抗磷脂抗体有3种:狼疮抗凝物(LA) 、抗心磷脂抗体(ACL) 、抗β2 糖蛋白I 抗体(anti-β2 GPⅠAb)。...
04 抗磷脂综合征如何诊断? 诊断抗磷脂综合征,要有血栓史、胎停流产或试管失败等不良妊娠史和抗磷脂抗体阳性,通常查三项标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狼疮抗凝物,抽血检查,采用标准化的ELISA法检测,要求间隔12周以上,至少2次或2次以上中高滴度阳性。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又称Hoghes综合征,是一种以反复发生的血栓形成事件和流产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清中抗磷脂抗体(APL)存在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栓形成,以中小血管最为好发,动静脉均可形成血栓,静脉血栓更为多见。病因及常见疾病 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APS(PAPS或1APS),其临床表现不能满足于其他...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以反复血管性血栓事件、复发性自然流产、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抗磷脂抗体持续中、高滴度阳性的自身免疫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受累。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抗磷脂综合征的认识与诊治理念已发生显著改变。2024年9...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A)指与体内不同磷脂成分发生反应的抗体。至今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有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抗心磷脂(anti-cardiolipin,AcL)抗体两大类。近年还发现有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和抗磷脂酸抗体等。 (1)LAC
抗磷脂抗体乙酰水杨酸(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Acetylsalicyclic Acid,APLASA)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98例无血栓形成史的aPL携带者被纳入研究并接受阿司匹林(48人)或安慰剂(50人)治疗。结果显示两组间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没有差异(阿司匹林组:2.75/100例·年 vs. 安慰剂组:0/100例·年(危险比:1.04,95% CI:0.69-...
抗磷脂综合征(APS)作为重要的获得性易栓症以及反复流产的病因之一,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随着过去十余年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持续进展,对于APS的认识逐渐深入,16年前APS分类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临床需求。近年来,由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共同牵头的新APS分类标准修订草案面世已经指日可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