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茅以升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八个大字的原因不包括( ) A. 建桥是茅以升从小立下的志向,因此即使大桥被毁,他还是会立志重新修筑 B. 每逢中秋时节,
解析 因为茅以升建造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毁了,他坚信抗战一定会胜利,所以写下了“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八个大字。 茅以升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阻止日军南侵,被迫炸毁了自己主持建造的钱塘江大桥。他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八个大字,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也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决...
“茅以升建桥用了两年半,日军修桥则用了7年。”魏刚指出,大桥中断拖住了日军,避免了“大屠杀”的再次发生。 大桥炸毁后,茅以升愤而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1946年,茅以升回到劫后的杭州重修此桥。1953年5月,钱塘江大桥铁路、公路全部恢复通车,复桥夙愿终得实现。 服役78年的“桥坚强” 自1937年建成至今,...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他就是“中国桥梁之父”—— 茅以升 “人的一生 不知要走过多少桥 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 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 领略过多少桥的诗情画意” 桥,贯穿了茅以升生命各个阶段 是他求学海外争分夺秒 为之...
大桥炸毁后,茅以升愤而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1946年,茅以升回到劫后的杭州重修此桥。1953年5月,钱塘江大桥铁路、公路全部恢复通车,复桥夙愿终得实现。 服役78年的“桥坚强” 自1937年建成至今,钱塘江大桥已服役78年,如今仍屹立在钱塘江上,现日均通汽车数万辆,列车60余趟,被大家称为“桥坚强”。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记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位于西湖南面的钱塘江之上,毗邻六和塔,浙江人民习惯称之为“钱江一桥”。 钱塘江大桥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大桥,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大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并主持施工,于1934年8月8日...
1937年12月23日下午5点,敌人已近,一声轰然巨响,这座雄跨钱塘江的大桥就此中断。南2号桥墩上部完全炸毁,五孔钢梁全部炸断,一切都和计划所要求的一样。建成89天,全长1453米的大桥被炸成了六段。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茅以升满腔悲愤地在书桌前...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茅以升女儿讲述父亲和钱塘江大桥的故事 1937年,茅以升 (左一)与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 (左二)在钱塘江大桥建设工地。资料图片 8月24日,北京育慧里4号。 茅以升雕像矗立在茅以升基金会大厅,一旁的大理石上镌刻着一段文字——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
当夜,茅以升辗转难眠挥笔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并赋诗一首,“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最终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茅以升组织成功修复了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参与了人民大会堂...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抗战胜利后,1948年5月,在茅以升的主持下,钱塘江大桥成功被修复。1949年5月3日,钱塘江大桥被往南撤退的国民党工兵部队炸毁了铁路桥的部分铁轨,但由于这座大桥本身的坚固和中共地下党的保护,桥梁的其他部分没有被损坏。1953年9月,钱塘江大桥6号墩修复,大桥全面修复完工。195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