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植物来源、品种、生长阶段、部位以及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将抗性淀粉分为物理性包埋淀粉(RS1)、天然抗性淀粉颗粒(RS2)、回生淀粉(RS3)、化学改性淀粉(RS4)、直链淀粉-脂肪复合淀粉(RS5)5类。 国内外研究者对不同来源抗性淀粉结构特征与肠道菌群调节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发现抗性淀粉与肠道菌群两者共存可产...
XRD能够反映淀粉颗粒的长程有序结构(即双螺旋的堆积),通过XRD图谱中的衍射峰可分析淀粉颗粒晶型,衍射峰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通常被用来表征抗性淀粉的相对结晶度。一般利用高分辨率13C NMR技术分析淀粉短程有序结构(即亚晶区、非晶区的短...
抗性淀粉的结构如下:抗性淀粉是由麦芽糖单位构成的链状结构,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部分由α-1,4糖苷键连接,分支处由α-1,6糖苷键连接。所以支链淀粉不完全水解可以得到少量以α-1,6糖苷键连接的异麦芽糖。直链淀粉(amylose)分子量从几万到十几万,平均约在6万左右,相当于300-400个...
未来研究方向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探究:1)建立加工条件与抗性淀粉原子和分子等多次度结构之间关系;2)通过Pearson(皮尔逊)、Kendall(肯德尔)和Spearman(斯皮尔曼)等相关性指数建立结构与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关系;3)进一步研究结构特性对肠道菌群调节功能的分子机制;4)通过多组学研究这种肠道菌群的调节与机体...
淀粉是由麦芽糖单位构成的链状结构,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部分由α-1,4糖苷键连接,分支处由α-1,6糖苷键连接。所以支链淀粉不完全水解可以得到少量以α-1,6糖苷键连接的异麦芽糖。 支链淀粉结构 直链淀粉(amylose)分子量从几万到十几万,平均约在6万左右,相当于300-400个葡萄糖缩合而成的线性分子,...
摘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对2个富含抗性淀粉的水稻突变体RS111、AE及其野生型亲本R7954、 IR36的抗性淀粉组成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2个突变体与野生型亲本抗性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差异。 RS111的抗性淀粉主要来源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所占比例很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率相对于野生型亲本...
淀粉在加热后逐渐溶胀、开裂,形成糊状物,称为糊化。利用这一特性,淀粉可作为崩解剂用于药物片剂生产。淀粉糊化后的胶体溶液在冷却后会重新排列成紧密的晶体结构,即老化,直链淀粉更易老化且老化后难以再次溶解。老化后的淀粉,即抗性淀粉,难以在肠道内消化,具有饱腹作用,有助于减肥和稳定血糖。然而...
干旱导致淀粉生物合成受阻,粒重和产量显著下降,而高氮肥应用可促进籽粒贮藏蛋白和淀粉生物合成,显著增加粒重、产量和加工品质。同时,高氮还能改变淀粉消化、糊化及其热特性。然而,水分亏缺和高氮肥处理对小麦抗性淀粉形成、分子结构及其理化特性的影响还不清楚。近日,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晏月明教授团队在《...
综述了抗性淀粉(RS,resistant starch)的结构研究进展.现有的研究表明,RS_2属于B型结晶,糊化后成为B和V型的混合物;RS3由糊化后的淀粉在冷却或储存过程中缓慢地重新结晶而形成,描述RS3结晶结构的模型有束状模型和层状模型.天然淀粉糊化后,在低温下老化处理形成B型结晶,在高温下老化则形成混合型结晶或形成A型结晶;RS...
淀粉 摘要: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荞麦(苦荞、甜荞)淀粉及其抗性淀粉的颗粒粒径分布范围、颗粒大小、晶体结构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荞麦(苦荞、甜养)淀粉颗粒形状均呈不规则的多面体球型,结晶类型与其他谷物淀粉相似,为典型的A型,粒径大小为7-8μm,苦荞淀粉结晶度为34.95%,甜荞淀粉结晶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