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四十四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
公元前90年3月,汉武帝人生中最后一次对匈奴发动了进攻,李广利奉命率领7万大军从五原郡向浚稽山行军,商丘成率军3万从西河郡向涿邪山进军,马通率军4万从酒泉郡向天山进军。这一次浩浩荡荡的大战,目的就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对匈奴进行合围进而消灭,这场大战的结局如何呢?马通没能和匈奴遭遇,商丘成回军遇袭...
那么,汉武帝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关键性的战役,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 一、第一次北伐匈奴:马邑之战拉开序幕。 公元前133年,在当时任职大行令(相当于外交部部长)的王恢建议以诈献马邑城的办法,将匈奴主力诱至马邑,包围歼灭。于是,武帝准许了,派遣30万大军在马邑周围设伏。然而,最终还是被匈奴识破计谋,...
解析 B. 公元前119年,西汉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在漠北大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故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卫青、霍去病。故选:B。本题考查卫青和霍去病。西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是卫青和霍去病。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卫青和霍去病的生活年代。. ...
霍去病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窦固...
其中,对匈奴用兵,变被动为主动,就是"有为"政治主张的直接体现。 那么,汉武帝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关键性的战役,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 一、第一次北伐匈奴:马邑之战拉开序幕。 公元前133年,在当时任职大行令(相当于外交部部长)的王恢建议以诈献马邑城的办法,将匈奴主力诱至马邑,包围歼灭。于是,武帝...
一部西汉抗击匈奴的战争史,是一段悲壮宏伟的卫国战争史诗,从 公元前123年马宜山诱敌战开始,到后来元帝时代昭君出塞,匈奴归附,汉匈战争整整打了九十年。中华民族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一段段也许使我们荡气回肠的历史.包括着我们的光荣,理想和血泪相连的感动.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
汉武帝的雄心壮志:抗击匈奴的历史传奇 引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而闻名。公元前134年至公元前90年,汉武帝倾尽全国之力,指挥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进行了多达15次的反击战,成功将匈奴势力逐出北方边境。尽管未能彻底消除北方的安全隐患,但汉武帝的决策为汉朝的繁荣...
汉武帝的抗击匈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更是他政治野心的体现。他希望通过消灭匈奴,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扩展汉朝的疆域。在他的统治下,汉朝的国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汉武帝的统治也并非没有代价。他的军事行动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