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虽非投笔吏②,论功还欲请长缨③。 【注】①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②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③请长缨:指汉代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一个“惊”字道出了客子的感受,接着用“...
【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处】唐·祖咏《望蓟门》。【意思】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 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 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作 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望蓟门》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至741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边疆稳固,但在与北方民族的交往中仍面临着挑战。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是东北边防重镇,主要防御对象是契丹。公...
“章句自惭投笔吏”出自明代欧大任的《赠阎宪副备兵关西》。“章句自惭投笔吏”全诗《赠阎宪副备兵关西》明代 欧大任承明一出岁悠悠,佩印西秦第一州。此去护羌兼戊己,曾闻归汉对春秋。醉中胡月悬烽堠,战后边笳满戍楼。章句自惭投笔吏,看君华发早封侯。《赠阎宪副备兵关西》欧大任 翻译、赏析...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唐朝诗人祖咏的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中的“投笔吏”指的是汉人班固,班固家贫,曾抄书以谋生,后投笔从戎,立下奇功。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错误。 解释:“投笔吏”指的是班超。反馈 收藏
唐诗欣赏: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望蓟门》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望蓟门》唐代: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笳鼓 一作:箫鼓)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
“平生投笔吏”出自明代冯惟讷的《闻警二首》。“平生投笔吏”全诗《闻警二首》明代 冯惟讷平生投笔吏,慷慨学孙吴。不分龙庭骑,年年入武都。轻兵下陇坂,间道袭休屠。谈笑看雄剑,烟尘更有无。《闻警二首》冯惟讷 翻译、赏析和诗意《闻警二首》是明代文人冯惟讷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
少小虽非投笔吏典故 少小虽非投笔吏,却也能谈兵说法。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首诗,意思是虽然年少时不是官员,但还是能够参与政务和讨论事务。这句诗形容了一个年轻人才华出众、有见识和能力,即使没有官职也能胜任重要的工作。 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年轻人具备才智和能力,能够在各个领域中有所...
出自唐代祖咏的《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笳鼓 一作:箫鼓)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译文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小提示:"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长缨论功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祖咏 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