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管理制度1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对外包工程的规范管理,保障外包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系统所有外包工程承包商的管理。 三、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对承包商的确认,对施工过程全程监督管理,对施工质量、安全负责。 相关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协助主管...
承包商资质审查一般包括业务资质审查和安全资质审查两部分。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商主管部门对承包商进行业务资质审查后,再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安全资质审查,审查合格后报主管领导审批。对于临时服务的承包商,经审批后发放临时承包商安全许可证,仅限当次...
承包商的选择,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控承包商的入场准入门槛,从源头把好关。一是严格核查承包单位资质等级、范围是否与承包项目相匹配;二是严格核查关键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是否有效,确认满足承包项目质量、安全要求;三是严格审核是否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职...
八、甲、乙双方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特别要加强对边生产、边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只要现场有施工人员,就必须有安全监护人员。 九、现场有施工作业时,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遇有异常情况如紧急排放、泄漏、事故处理等,要及时报告处理。承包商管理制度2 1目的和范...
企业管理承包商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合同管理 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与承包商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管理要做到规划完善、制度健全,确保合同的执行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依据。 确立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企业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以提高管理效率...
承包商管理制度 篇1 1、目的 为加强对承包商与供应商安全管理,防止承包商与供应商因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而影响本公司的声誉和业绩,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公司承包商与供应商。 3、职责 1)综合管理部负责对承包商进行资格预审,协助公司领导对承包商的选择。负责对承包商开工前的准备的审查,作业过程监督,施工完后...
笔者认为,承包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有:一是承包商准入把关不严,低价中标盛行;二是承包商安全培训教育亟须改进;三是承包商队伍专业管理偏弱,安全投入不足;四是对承包商的安全监管不足,作业问题频发;五是承包商评价、淘汰机制未有效运行;六是企业自身承包商管理机制混乱。
承包商管理是指管理委托合同生产和运营等事务的管理过程,它涉及承包商,供应商,与受托方,客户,的双方,目的是实现双方的合作关系,并保证双方向低成本和最优效益得到满足,在这一管理过程中,运营人员和企业或组织的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制定的行为准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