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核示”的主体一般为处室办事人员、处室分管领导,因为他们本身或其直接上级有“核查、查对”的职责;使用“审示”的主体一般为处室分管领导、处室一把手,因为他们的直接上级主要是“审查、批示”的职责。例7,处室一把手呈请单位分管处室领导和单位一把手审查批示,确定这个事情做不做。例8,处室办事人员请处室分管领导...
2000年8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得知情况后,立即作出批示:“福建是中国古代造船中心,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福建泉州海交馆筹建古代船舶发展史陈列馆是适合的,有特色,有意义,也有基础和基本条件。”在批示结尾,习近平叮嘱:“尽快形成报告,报我审批。”为落实习近平的批示,福建有关部门迅速协商解决...
在公文处理和领导批示中,“审示、审阅、阅示、阅处”等词语虽看似相似,但含义和使用场景各有侧重。理解这些“暗语”对于准确把握领导意图、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至关重要。作为公文处理人员或团队成员,应根据具体场景灵活运用这些词语,确保公文流转顺畅、任务落实到位。
在公文拟办意见和领导批示中常见的词语(注:下文简称“拟批语”)主要有:审批、审核、审阅、审定(订)、审发、审议、审处、审示、阅示、阅改、阅知、阅研、阅处、研提、研办、研复、核(转)报、核示、核批、批示、批办等。这些拟批...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违建别墅作出第六次批示:“首先从政治纪律查起,彻底查处整而未治、阳奉阴违、禁而不绝的问题”。当月下旬,中央专门派出中纪委领衔的专项整治工作组入驻陕西,展开针对秦岭违建别墅的整治行动。 徐令义:违建别墅的发生和演变,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关党组织的政治建设缺失缺位、软弱无力,有...
在公文拟办意见和领导批示中常见的词语(注:下文简称“拟批语”)主要有:审批、审核、审阅、审定(订)、审发、审议、审处、审示、阅示、阅改、阅知、阅研、阅处、研提、研办、研复、核(转)报、核示、核批、批示、批办等。这些拟批语因受词语涵义、使用主体和公文性质等要素影响,存在些微差别。在使用过程中需...
内容提示: 领导批示格式(4 24 篇)领导批示格式(精选 24 篇)领导批示格式 篇 11.用纸为 A4 型(210mm297mm)。2.文件版心为 156mm225mm。3.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 25mm,发文机关标识一般使用小标宋体字,也可使用圆标宋体字或手写体,用红色标识,字号一般不小于 22mm(高) 15mm(宽)。4.发文字号...
批示是指用书面表示意见的文字。以下是关于批示的详细解释:定义:批示通常用于上级对下级呈报的公文进行书面回复,表达上级的意见、决策或指导。应用场景: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层级分明的组织中,上级领导常常需要对下级提交的报告、请示等公文进行批示,以明确工作方向、决策内容或提出指导意见。近义词:...
1.直接签发:签发人批示“发”、“同意”、“速发”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如不同意发文,可批示“不发”、“缓发”、“修改后重报”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2.请他人审阅后再发:签发人批示“请××阅后发”,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3.改请他人签发:在发文单“签发”栏之外批...
深入解析:阅示、批示与阅批的差异 在公务处理中,"批示"与"阅示"这两个术语扮演着重要角色。批示,如同领导对下属报告的权威见解,它通常是针对上一级领导而非直接管理者,用于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重大或关键材料尤其适用。批示的场景通常涉及到高层决策,以体现尊重和权威性。相比之下,阅示则更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