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7日,熊兆仁在福州逝世,享年107岁。真正的丰碑,不在金石之上,而在民心之中。熊兆仁的107年人生,恰似他当年点燃的三堆烽火——第一堆照亮革命前路,第二堆温暖百姓心田,第三堆指引精神传承。从“豁嘴司令”到“扶贫将军”,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熊兆仁将军的一生,如同一部中国革命历史的精彩篇章,充满了坚韧、奉献和对家国的无限深情。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位默默奉献、用行动践行信仰的英雄。他的故事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光荣历程,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情感和记忆。在家乡,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扶贫将军”。这个称号并非虚构,而是由他坚定的信...
1983年熊兆仁将军离休,已是七十一岁高龄的他依然放不下家乡的父老乡亲,组织动员原来的老同志、老战友一起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促成了棉花滩水电站、梅坎铁路等项目的落成,1997年又再次牵头,促成了赣龙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家乡的人民感念熊兆仁将军的功德,都亲切的称其为“扶贫将军”!小结:据《人民日报》...
将军这个词语好像离我们很远,但是其实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有生离死别的事情发生。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年龄最大的将军,在年龄只有三十七岁的时候就做副司令了,但他年迈的时候还做了扶贫工作。01 首先大家可以从熊兆仁将军的战斗经历中,看到他的英勇善战事迹。出生的地点是在福建,在1929年的时候就开...
1997年,他再次组织动员一批老红军、老将军、老同志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又促成了赣龙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此热心的熊兆仁将军,因此被家乡老区百姓称为“扶贫将军”。现如今的熊兆仁将军已经106岁,居住在南京安享晚年,是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且健在的年龄最大的开国将军。(陈令申)
当然,被誉为“扶贫将军”的段德彰的光辉事迹可不止于此,他所帮助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家乡人民。1963年11月,东海舰队管理处的邱伟中的父母病逝,只剩下兄弟4个相依为命,时任东海舰队政委的段德彰听说后,主动承担起了照顾4个孩子的重任。4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均由段德彰和年迈的段母负责,一直持续了6年...
他说:“没有老区人民的支持,我们的党和军队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没有老区人民的流血牺牲,就不可能有新中国的成立。我们这些老战士有责任关心老区,建设老区。”在他的关心下,促成棉花滩水电站、梅坎铁路、赣龙铁路、紫金山金铜矿等项目建设,为闽西老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老区百姓称为“扶贫将军”。
开国少将逝世,生前百姓称为“扶贫将军”,全军最年长的开国将军 新中国的成立,离开不开每一开国将军的贡献,他们每一位都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的事业当中,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955年授衔时,中国中央军委根据评定军衔的规定,评定了许多军衔,授予了许多将军。在建国后...
永定籍开国将军谱:“扶贫将军”熊兆仁 熊兆仁(1912-2019年),龙岩市永定区湖雷镇尺度村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开国少将熊兆仁 192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九团战士、班长,三营排长,闽西南军...
再次促成了赣龙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造。而正是在她的殷勤付出之下,他被人们称为了“扶贫将军”,深受人们的敬爱。在2019年4月7日,享年108岁的熊兆仁老将军走完了他的一生,这位全军最年长的将军就此辞世了。而在这位37岁就担任副司令员的将军辞世后,开国将军也仅剩12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