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县以下的公务繁简程度差异显著,鉴于此,王国光建议重新核定府、州、县各地方的繁简情况,仍按上、中、下三等划分。身为兵部尚书兼总督军务的于谦深思熟虑,认为在狭路相逢时,勇者才能取胜,因此坚决反对石亨的固守策略。与此同时,于谦果断决策,积极调遣部队,布置兵力,建立营地,以京师为核心展开部署。十月十一...
但苦守扬州了十七个月后,扬州城还是破了,李庭芝惨死于蒙军手中。虽然南宋帝国无比懦弱无能,可这李庭芝却坚硬强大,不愿降敌。延续命数,力挽狂澜 第五位是这明朝的于谦。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与瓦剌的一战中兵败被俘,可国不可一日无君,就在明朝内部慌乱不堪之时,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他先是召集...
当一个国家的王朝即将衰落之际,总会出现那些被称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物,他们为王朝延续提供了希望。然而,历史的进步洪流仍然不可阻挡地推动着封建王朝的更替,这是不可避免的。1、西汉-周亚夫(?~前143年):被尊称为“真将军”,出生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是太尉周勃的次子。他驻扎在细柳...
于谦在此时迅速稳定局面,联合朝中重臣郕王祁钰监国,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大计,并最终巩固了王朝的统治根基。这样的举措不仅挽救了朝野局面,还为后来的王朝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于谦在军事上采取了积极进攻的策略,打败了瓦剌军。当瓦剌军来犯京师时,京城乱做一团,局势危急。为了应对这个危机,于谦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反败为胜的人。而且这种逆境还不是一般的逆境,如同“狂澜既倒”和“大厦将倾”一般的灾难,那能是一般的逆境吗?历史上能改变逆转大局的人不多,也就只有六个而已。在古代,最大的灾难莫过于一个王朝的覆灭,而这六位力挽狂澜之人,...
郭子仪、李庭芝、于谦、张居正,这些名字闪耀着历史的光辉。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拯救了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李庭芝面对强敌,以身殉国,展现了南宋臣子的铮铮铁骨;于谦力挽狂澜,为大明王朝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张居正则以其雷厉风行的改革,为大明江山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以非凡的勇气和担当,扛起...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反败为胜的人。 而且这种逆境还不是一般的逆境,如同“狂澜既倒”和“大厦将倾”一般的灾难,那能是一般的逆境吗?历史上能改变逆转大局的人不多,也就只有六个而已。 在古代,最大的灾难莫过于一个王朝的覆灭,而这六位力挽狂澜之...
在华夏文明的智慧海洋里,流传着一句掷地有声的古训:“于滔天巨浪中挽狂澜,在倾颓高楼旁扶将倾”,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那些在逆境泥潭中奋力挣扎,最终扭转乾坤、反败为胜者的英勇身影。于往昔岁月,最为惊心动魄之变故,莫过于一国之君权倾覆,恰似璀璨星河骤然黯淡。而彼六位豪杰,恰似六颗熠熠生辉之...
经过十七个月的坚守,扬州城终究沦陷,李庭芝在蒙军的铁蹄下英勇就义。尽管南宋王朝表现得软弱无力,李庭芝却如同磐石般坚定,绝不屈服于敌国。【延续命数,力挽狂澜】谈及那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朝名臣,便是那跃然于众人视线中的于谦。岁月倒转至公元1449年,在混沌的土木堡战场上,明英宗与瓦剌激战落败,皇帝...
公元1241年的进士出身,宋廷投降后,李庭芝坚守扬州誓死不降。南宋最后的硬骨头,唯一有可能力挽狂澜的人。1276年,扬州城破,李庭芝转战泰州被俘虏,并且被蒙军杀死,享年57岁。李庭芝 5、明朝-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世称于少保,今杭州市上城区人。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