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无咎清高自守,生性耿介,不慕荣利,不俯仰时好。他并不是个专攻花鸟的画家,据宋人邓椿《画继》记载,他师法北宋大画家李公麟,在水墨人物画上下过一番功夫,但墨梅却成了他绘画艺术的标志性题材,也许正是因为梅花“傲骨凌霜”的品格,激发了艺术家人格上的共鸣。 扬无咎的墨梅,...
扬无咎出生于1097年卒于1171年,南宋词人,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汉扬雄后裔,江西清江人。生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后寄居南昌。他诗书画兼长,尤善墨梅,其艺术在画史上影响深远,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誉。扬无咎清高自守,不慕荣利,其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而墨梅成为其艺术标志。扬...
今日分享南宋画梅高手扬无咎的行书作品《柳梢青·梅花十首》。在南宋时期,文人对梅花怀有特殊的钟爱之情。扬无咎以梅花为主题所创作的《柳梢青·梅花十首》,彰显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扬无咎(1097 - 1169),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他一生未仕,主要活动在南宋初期。他为人正直耿介,一生不慕...
扬无咎(1097-1169),南宋画家。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清江人,寓居豫章。自诩汉代扬雄后裔,故改“杨”为“扬”。绍兴年间因反对赵构、秦桧议和,屡拒仕途。他诗书画皆精,书法承欧阳询劲利之风,小楷尤清峭。首创水墨圈瓣法绘梅,改传统点染技法,以墨线圈勾花瓣,凸显寒梅清雅疏淡之质。其梅枝干苍...
南宋著名画家扬无咎《行书跋雪梅图卷》傲雪凌霜赏析 扬无咎《行书跋雪梅图卷》之一 此作品为行书,纵23厘米横17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这是柳梢青第一首,布局错落有致,笔致清俊,行气流畅,展现出清秀爽朗的意境。结体与用笔兼具欧体之遒劲婉丽,又独具动势之风。作为扬无咎自赋、自书的题画之作,更显珍贵。...
扬无咎《四梅图》共分4段,各绘一二枝梅花,分别表现梅花含苞、欲放、盛开、将残的自然形态,描绘梅花从含苞到初绽、怒放到最后凋零的全过程。画作诗书画相结合,呈现出文人情趣,开创了宋代花鸟画的新风格。 天与才情个样清,前身端是老梅精。 妙词难作人间唱,梦断罗浮翠羽声。
《四梅花图》(又名《四清图》)是扬无咎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以水墨绘制,画面分四段画梅,分别描绘了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凋零的四个过程,每段都配以题词一首,诗意盎然。全图以书入画,飞白写干,篆意成枝,笔轻意简,使画面简洁明快,梅花清淡高远。这幅画不仅展示了扬无咎高超的绘画技艺,还...
《四梅花图》卷,乃宋代艺术巨匠扬无咎之惊世力作,纸本之上,水墨流淌,纵37.2厘米之姿,横展358.8厘米之壮阔,宛如一幅跨越时空的梅之赞歌。扬无咎之墨梅,深得北宋华光和尚(释仲仁)之精髓,犹如嫡传血脉,绵延不绝。据吴元素《松斋梅谱》所载:“墨梅之艺,自华光而始”,华光和尚于衡州花光寺植梅数株...
《柳梢青·梅花十首》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书、画的深度融合。扬无咎在《四梅花图》卷后自题四首咏梅词,以清劲小行楷长题,开创了文人画长题的先河。这种形式打破了宋代院画“藏款于隙”的惯例,将诗词意境与画面空间并置,使书法成为构图的一部分。南宋扬无咎书法《柳梢青·梅花十首》高清图 ▼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