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里说的“执道”,就是抓住事物根本。《黄老帛书》说:“正者,事之根也。执道循理,必从本始。”(《经法·四度》)也就是说,所谓的“正”,就是要抓住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因此,所谓的“执道”,就是要具体地为观察客观对象制定出纲领性的指导原则。 《黄老帛书》认为,“执道”的关键是审定“形...
萧\u8410父先生指出,帛书“系统提出了执道、循理、审时、守度的思想”,这可以说是抓住了帛书的内在理路。 所谓“执道”,即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所谓“循理”,就是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各种具体事物。《经法》指出:“物各合于道者,谓之理;理之所在,谓之顺。物有不合于道者,谓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谓之...
对于“执道者”的要求,帛书认为:“故唯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之反,而中达君臣之半(通“畔”,界限),富密察于万物之所终始,而弗为主。故能至素至精,(浩)弥无刑(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此段是说,“执道者”不但能够体悟自然运行的规律,还能了解“君道”和“臣道”所应存在的分界,又能详察万物发生及终...
登录 注册 待分类 > 待分类 > 【豆丁-热门】-第二回执道循理统计分析遗旧难审时守度理顺机制谱新篇 下载文档 收藏 打印 转格式 11阅读文档大小:446.54K2页imzhouhua上传于2011-09-04格式:PDF
黄帝四经·经法·论约第八 | 黄帝四经·经法·论约第八始于文而卒于武,天地之道也;四时有度,天地之理也;日月星辰有数,天地之纪也。三时成功,一时刑杀,天地之道也;四时时而定,不爽不代,常有法式。一文一武,一立一废,一生一杀,四时代正,终而复始,人事之理也。 逆顺是守,功洫于天,故有死刑。功不...
萧\u8410父先生指出,帛书“系统提出了执道、循理、审时、守度的思想”,这可以说是抓住了帛书的内在理路。 所谓“执道”,即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所谓“循理”,就是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各种具体事物。《经法》指出:“物各合于道者,谓之理;理之所在,谓之顺。物有不合于道者,谓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