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复议是指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并在异议被裁定后,对该裁定不服,依法向上一级法院申请重新审查该裁定的法律制度。 具体来说,执行复议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一、执行复议的前提 执行复议的前提是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已对执行行为提出书面异议,且该异议已被执行法院...
一、申请上级法院执行监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执行监督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于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作出的执行复议裁定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监督,人民法院应当立案,但法律、司法解释或者本意见另有规定的除外。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监督应向作...
一、执行监督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执行监督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申请人因超过提出执行异议期限或者申请复议期限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监督的,应当在提出异议期限或者申请复议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需注意,若超过此期限申请执行监督,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在执行监督程序中,上级法院会对下级法院的执...
导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异议人或者复议申请人在向法院提出申请的时候,需要提交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证明自己的情形满足提出异议、复议资格的材料。法院在收到执行异议的请求之后,需要判断是否满足异议、复议条件,对于条件满足的情形,需要立案处理。 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
最高法关于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的规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执行异议或复议的申请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异议人提出执行异议或者复议申请人申请复议,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法规 申请书应当详细载明具体的异议或者复议请求、相关事实、理由等内容。
执行复议案件是由执行案件延伸出来的执行救济程序,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作为一项法定救济程序,与当事人的权益密切相关。执行复议案件的最大特点:依附性,以执行行为为基础。执行复议案件是执行审查类案件,本质属于执行案件;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属于审判类案件,本质属于诉讼案件。因此,执行复议案件必须...
一、执行行为如果执行异议是当事人对法院的执行行为不服,如果被驳回的,可通过执行复议制度解决。这里的“执行行为”一般包括:执行法院采取的执行措施;执行法院采取的执行方法;执行法院在强制执行时应当遵守的法定程序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现为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
二、 执行过程中,案外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如果异议被驳回的,可按以下方式选择救济:第一情况,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如果还被驳回的,可以依审判监督程序申请再审第二种情况,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
一、针对执行行为的救济路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含案外人均可以采取):(1)路径说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含案外人),针对执行行为提出书面异议的,若申请被驳回,可以申请复议。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出期限,避免逾期,而导致的无法救济。(2)法条索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 第二百...
对法院执行异议裁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以下是关于该复议流程的详细解答: 一、提出复议的条件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必须不服执行异议的裁定。 复议申请应当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提出。超过该期限,裁定将生效,当事人需按照裁定书履行义务。 二、复议申请的流程 准备复议申请材料:包括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