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有执著是解脱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有四相实执则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佛果,因此宗喀巴大师也在中观论著当中着重强调断除实执。 真正趣入大乘的行者以胜义谛观察时,发心的菩萨不存在,所发的心如阳焰一般不存在,能度化的众生也是无实有的。 大圆满最高境界也是如此,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前八品讲人生难得至发菩提...
以前在佛学书上见过,大概是坚信看见的东西就才是实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吧.
相指的是身心的种种生命活动,每一个身体活动,思想活动都有一种形相,与之对应的是产生这些生命活动的根源,现在说的即生命之谜。种种生命活动是时时刻刻变化无常的,日新月异,不能永恒存在。但是这个产生生命的根源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如果不能认识到产生自己生命的这个根源,就会随着种种生命活动的...
放下一切执著相, 无私无畏走向阳。 我开始在生活中践行佛陀的教育,努力破除“四相”, 从前以为自己善良,现在才知道其实想的全是自己,为了自己,就会有“我相”,现在我放下了自己,不再怪孩子拖累了我的一生,接受了他的病情,爱他教育他帮助他; 我以为自己付出很多,现在才发现自己一直在计较得失,“人相”就会慢慢...
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以为有一个我在度众生,人相以为有众生为我所度,众生相是有能度所度种种分别妄想,寿者相是对于所行有各种各样的执著不舍,修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佛祖所说的不取法相,是说众生修行已经达到空掉我执四相的境界,不取非法相,是说众生已经能够舍弃对法相执著的取著...
达摩祖师的贡献很大,他在中国弘传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破除一切表相执著,直驱本源。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佛教影响巨大。达摩祖师的贡献更体现在文化上。禅宗思想与中华文化水乳...
见就是见,眼识起作用,看见是什麼,但第六意识对影象不分别美丑好坏,那第七末那识这个我就不会执着了,不执就没有种子放进第八阿赖耶识这仓库中储存备用。简单来说,就是让这影象飘过,过後心不留痕;如果惑已断,就连影象也没了。 证得空性,人我放下,身心解脱,生死已了,不受...
当然相违背。因为仍执着,所以也只能往生西方世界,并非超出现三界直了成佛,而仅仅是在色界的极乐世界中落个脚,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修行,直至成佛。以下引用的两经,是说明西方极乐世界仍在色界,并未超三界的证据所在。《佛说阿弥陀经》: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还好因为学习佛法,理解到若能放下这方面的执著,只管耕耘善因善缘,一切随缘尽份,广结善缘,必然会有因缘逢凶化吉,消灾解厄,倒也就逐渐远离这样的范围。”世间凡夫总是着相,相里重重密密深深,又让世人难以看得清楚明白,而深观因缘能直探法海,不为海面的波涛汹涌所惑。师父出家以前,也曾经为居住在农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