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象,就是天象,就是道,龙之所以为天下放牧,是因为它掌握了天象的规律,虽然大道无形,但龙却能够先一步感知,它是天使,它将春天来临的消息广播出去,天地万物在元气的滋润下茁壮成长。02乐与饵,过格止。龙为天下放牧,它是万乘之王,虽然天下都归其所有,但它来往于天地之...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日:“淡呵其无味也,視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帛书版《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 掌握了大道,天下都会来归附,归附了却不会受到伤害,于是就会安宁、平和、通泰。音乐和美食,都能使过往行人止步。而大道如果用言语来表述...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译文】:守住大道之象,天下人都来归附。都来归附而不互相伤害,就和平安宁。音乐和美食,可吸引路过的客人驻足。用言语来表述大道,则淡而无味。看它却看不见,听它却听不到,运用它...
所以啊,谓之:执大象(大道之德),天下都会来归附。| 往而不害,安平太。解释:互相不会伤害,安静而又和睦。解析:大道与万物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没有大道,万物就会失去运行秩序而到处乱撞;离开万物,大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大道与万物是相辅相成,德性互为补充的关系,就如天与地、阴与阳、尊与卑...
“执大象,天下往”是《道德经》第三十五章的核心命题,既蕴含道家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暗含个体修行的终极境界。其核心思想强调遵循自然规律(“执大象”)以实现内外和谐(“天下往”),在治国、修身、顺势而为等维度均有深刻启示。 一、概念溯源与多维度解读 出处与字义:此句中的“大象”...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简单做一下注解 执大象,执:坚守。大象: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方无隅。大象,大音,大方,在道德经里面,都是用来喻道的。执大象,意即坚守大道。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道德经第14章里面说,视...
《道德经》俗解(35):执大象,天下往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译文】执守着那个宏大的意象,天下万物都离去了。离去,并不是将其损害,而是各自安定、平稳的样子。音乐和美食,能诱使过客止步。大道显现在口中的...
1.执大象:“为”字甲骨文字形是用手牵引着一只大象。“大象”是“道”的行为标准,是人类能够成为“四大之一”的最基本要素,坚守“大象”的人是心怀天下并执行她的人,是以天下福祉为念而奋发有为、无为的恒心人。2.安:〈形〉本义安定,安全,安稳;平稳、安全、舒适的状况和环境;《尔雅》安,定也;平静...
执大象,天下往的意思 "执大象,天下往"是来自《道德经》的一句话,意思是以大象的力量来引导天下的走向。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宏大的理念,强调了在领导和引导他人时需要以大象般的力量和智慧来承担责任。 这句话可以有多重解读。首先,象征性地说,大象是一种强大而庄重的动物,有着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执大象意味着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