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鲁番地方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基础之上,清廷秉持“因俗而治”和“众建以分其势”的理念,逐步梳理原有的地方管理制度,适度嵌入清廷设置官员的管理体系,形成了介于军府制与扎萨克制之间的“办事大臣—小伯克”管理体系。由此可见,清代对边疆民众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说明清廷对于新疆的管理,虽然宏观层面...
清朝根据各地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对边疆地区各族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如在东北地区实行八旗制、州县制的混合制度;在蒙古地区采取盟旗制;在新疆地区采取州县制、伯克制、扎萨克制;
由表格信息可知,清代在蒙古实行盟旗制和扎萨克制,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并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在青海地区设事务大臣,在新疆地区设伊犁将军,这说明清代在治理边疆时根据当地情况实施相应的政策,即践行了因俗而治的原则,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延续了唐宋时期的羁縻政策,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清朝的边疆管理措施,无法看出其...
清在哈密、吐鲁番及土尔扈特、和硕特蒙古中亦实行扎萨克制。哈密、吐鲁番的扎萨克由两地的维吾尔郡王担任,下设佐领、管旗章京、副章京等各官。土尔扈特、和硕特蒙古的扎萨克,由各部首领担任。各扎萨克不设盟长,其盟务由该地区驻扎将军或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直接掌管。光绪十年(1884)建省后,吐鲁番首先取消扎萨克制。
89.什么是扎萨克制? 357 2023-10 3 88.么是伯克? 330 2023-10 4 87.清朝实施的军府制有什么特点?伊犁将军的职权是什么? 467 2023-10 5 86.为什么说评定大小和卓叛乱结束了新疆地区分裂的局面? 384 2023-10 6 85.乾隆皇帝为什么赋诗表彰阿玉锡?
by:我是晓Lee 8299 《轮回》詹姆斯·伯克著 by:云锦天裳 2902 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 by:小鱼纳斯达克 3.2万 伯克利现代吉他教程 by:春晓222 255 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by:ETF捕鱼人 3441 古文观止之郑伯克段于鄢 by:所以然2020 1.7万 古文诵读《郑伯克段于鄢》 ...
45.[历史一选修1: 重大历史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清朝统一新疆后,在伊犁等处设将军统辖整个新疆,在北疆和南疆分别实行扎萨克制、伯克制等军府制度;同时,根据大量内地汉族人口进入巴里坤至乌鲁木齐一带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在土地开垦集中的地区设置州县。但伯克长期垄断基层治权,在辖地内大肆兼并土地,造成清政府垂直管...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清朝政府在新疆正式设置‘伊犁将军’,作为统治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还在哈密、吐鲁番继续保留由王、公管理的扎萨克制”“在南疆实行伯克制”“在汉、回聚居的东部地区实行州县制”并结合所学可知,清代地方行政管理注重“因俗而治”,特色鲜明。C.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科举选官制。D...
扎萨克制是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的一种集地方行政建置,地方区划制及官制为一体的制度,是清朝"因俗而治"和"分而治之"治理蒙边理念的体现.建立扎萨克制后,嫩科尔沁部被划分为十旗,扎萨克率各自属民安居在旗地之内,在清政府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其职责,推行清廷的民族政策,维护了嫩科尔沁部二百余年的稳定,进而巩固了清...
2 清朝治理新疆的机构伯克制、扎萨克制地方体制的建立 48 2021-08 3 新疆地区的伯克、扎萨克要比中原要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46 2021-08 4 清朝民族政策较为成功 44 2021-08 5 清朝抗击廓尔喀入侵、平定西藏、用兵西北 73 2021-08 6 胡服、胡帐、胡床、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