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手术患者的一天,这个想法源于之前的一次术前谈话。当时,我带着年轻的麻醉医生小张一起请患者家属签署一份麻醉同意书,这是一例普通的甲状旁腺切除手术。对,我无意识用到了‘普通’这个词,因为比起我做过的那些危急重症麻醉,患者的病算不上什么大病。”魏来说。但显然,这次手术在患者和家人眼中并不普通...
中山一院护理部副主任兼手术室护士长龚凤球主任护师介绍:“现在我们对手术台作了精准的安排,病房护士可以查询手术台次和进度,较精确地估计手术时间;根据这个时间指导患者在术前2小时喝清流质饮料,术前6小时前吃淀粉类固体食物。如果前一台手术延迟,还会指导患者适当进食与喝水。”此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也倡导术后...
5月13日,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为一例96岁高龄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标志着张宗明教授团队2022年3月4日创造的该术式国内外最高年龄93岁记录(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巧合的是,当晚正是麻醉科医生刘元宵的生日。她整晚都在不停地为急诊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以确保术中患者的生命安全。“生日正逢元宵节,还是一个忙碌的夜班。” 刘元宵笑着说:“这是自己最难忘的生日,能在生日夜为患者提供精准的麻醉支持,为患者带来希望,非常有意义。”张师傅的手部影像图 “看到患者手指颜色...
他想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的近视患者了解近视手术的真相。近视手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不断提高。只要在术前进行严格的检查,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术后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大多数人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于那些...
术后精神行为异常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术后谵妄(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容易出现术后精神行为异常,有必要进一步积极识别和纠正围手术期PO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个体化的POD评估与管理策略。 POD患者的识别:POD发生的时间窗为麻醉苏醒期至术后7 d,最常见于术后1~3 d。
10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第100位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患者刘先生康复出院。标志该院在低位肠癌患者的保肛手术治疗领域技术成熟,将为需要同时根治肿瘤与保留肛门的低位肠癌患者带来福音。 来自浙江的患者刘先生今年61岁,因为便血一月不止被当地确诊为低位肠癌,肿瘤距离肛门刚超过3cm。他跑...
让手术患者尽快康复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大力倡导加速术后康复(ERAS) 近期组织全国专家制定了 【协和医学杂志】基于加速术后康复的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2022) 这是国内第一部 聚焦术前预康复的专家共识 正如黄宇光教授所说 该共识不仅能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
肿瘤手术患者由于对疾病本身或者对疾病转归、手术效果的不可预知,术前患者常处于过度心理应激状态,表现为恐惧、焦虑、胰岛素抵抗及交感神经兴奋等,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和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1,2]。缓解患者术前心理应激有助于改善肿瘤麻醉医疗质量[3]。常规的术前访视法(其内容包括:评估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及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