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络脉:名外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臂膊的外侧,进入胸中,会合于心包。其病:实证,见肘关节拘挛;虚证,见肘关节松弛不能内收。可取手少阳络穴治疗。三、手少阳经别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灵枢·经别》)手少阳经别:在头部从手少阳经分出,向下...
手少阳三焦经的功效是调节内分泌、平衡情绪、改善睡眠等,作用包括调节内分泌、平衡情绪、改善睡眠、缓解疼痛等,使用禁忌包括孕妇禁用、皮肤破损者禁用、急性病患者慎用等,使用方法包括按摩、艾灸、拔罐等,识别技巧包括观察经络穴位、询问症状、触摸经络等。 手少阳三焦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主...
手少阳三焦经,起源于无名指末端,沿着手背面的第四、五掌骨之间,向上走行于手臂外侧的中间,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经尺、桡骨之间,经过肘间部,沿上臂后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从足少阳胆经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在两乳之间,脉...
手少阳三焦经的功效和作用一般包括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调和阴阳等。 1、疏通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是三焦经的主要循行路线,通过适当刺激,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有利于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 2、调节脏腑功能 手少阳三焦经与人体其他经脉相互交错,与五脏六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适当刺激手少阳三...
手少阳三焦经穴指手少阳三焦经所有的腧穴,即所有经穴。分布在无名指外侧、手背、上肢外侧面中间,肩部、颞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左右各23穴,分别为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
手少阳之筋为十二经筋之一。十二经筋,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全身筋肉按经络分布部位同样分成手足三阴三阳,即十二经筋。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骨骼和关节部,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像经脉那样属络脏腑。手足三阳之筋都到达头目,手三阴之筋到胸膈,足三阴之筋到阴部。...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穴),向上出于第4、5掌骨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经后面,向前进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方,再弯下...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十三、手少阳三焦经 1.决渎之官:三焦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水道由三焦在管。三焦属阳 阳气顺,水就不会积累;水道不通,则阳气不顺 2.三焦: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胸蔽骨以上。上焦如雾,轻、干净 中焦:胸蔽骨与肚脐中间,中焦如沤,比较脏 下焦:肚脐一下,下焦如渎,食物残渣,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