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獐子岛“扇贝跑路”,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自从2014年开始,獐子岛的扇贝就屡登新闻头条,原因也很简单:不是“跑了”,就是“饿死了”。以至于有人表示,獐子岛的扇贝是自己见过最有纪律性的动物,动物不允许成精,但獐子岛的扇贝绝对是个例外。为什么獐子岛的扇贝会“跑路”?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猫腻?正如赵本山的...
从“扇贝跑了”到“扇贝饿死了”从2014年起,獐子岛的扇贝一度成为A股市场上的“明星”,先是“跑了”,后又“饿死了”,一举一动都受到股民的关注,曲折的发展不仅震惊了股民,也引来了证监会介入调查。2014年10月,獐子岛发公告称,按制度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根据抽测结果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
第一次“扇贝跑路”之后,啥事没有。或许从这时候起,资本市场上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卧槽,原来还能这么玩。獐子岛更大胆,一看啥事没有,直接开启疯狂模式,上演“扇贝跑了”连续剧。2017年,“扇贝跑了”,獐子岛巨亏7.23亿。2018年,“扇贝又跑了”,净利润倒是扭亏为盈赚了3千多万,但第二年一季度就显示...
这十年来,从“扇贝跑了”到“扇贝饿死了”,连续剧式的曲折发展不仅震惊了股民,也引来了证监会等机构的立案调查。而这起看起来荒诞离奇的上市公司资产丢失,也终于在2024年即将到来之际迎来结果。这对于那些想要通过讲故事炒作股价、高位“割韭菜”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实控人来说,十五年的刑罚,足以形成强大的震慑。
因为和神奇扇贝一起不知所踪的,是獐子岛的巨额资金、庞大资产,以及千千万万股民的血汗钱。獐子岛,曾经的“海底银行”、中国股王,沦落为严重亏损、大规模资产缩水的垃圾股。獐子岛的水很深,“扇贝跑了”只是水面上的油花。01 “黄海明珠”的兴衰 这次获刑十五年的獐子岛原董事长吴厚刚,曾经拥有一大串头衔:曾任...
獐子岛“扇贝跑路案”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原獐子岛董事长、总裁吴厚刚被处罚金92万元,喜提15年的“缝纫机技术进修班”,其余11位责任人,也分别被判了1年零7个月到11年的有期徒刑。 提起獐子岛“扇贝跑路”,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自从2014年开始,...
引言:獐子岛“扇贝跑路案”终于迎来了最终的结局,原董事长吴厚刚被判处15年刑期,并处罚金92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过去的几年中,獐子岛的扇贝频繁出现“跑路”或“饿死”的情况,给投资者和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然而,事实真相背后隐藏着种种猫腻和黑幕。这篇文章将详细描述獐子岛“扇贝跑路...
相信大多数投资者对著名的“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都不陌生。近年来,似乎每过一段时间,獐子岛的扇贝就会出点事,要么跑了,要么冻死饿死了,引得市场质疑不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背后涉及该上市的公司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等行为。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公司”)系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16年...
獐子岛(002069.SZ)扇贝逃跑事件迎来了大结局。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獐子岛原董事长、总裁吴厚刚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诈骗罪、串通投标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92万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从2014年以来,獐子岛的扇贝屡登新闻头条,从“扇贝跑了”到“扇贝饿死了”,曲折...
扇贝为何会跑路,业内人士仔细分析发现,跑路的时点和獐子岛业绩存在相关性。证监会表示,獐子岛公司在2014年、2015年已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客观上利用海底库存及采捕情况难发现、难调查、难核实的特点,不以实际采捕海域为依据进行成本结转,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2016年通过少记录成本、营业外支出的方法将利润由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