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槭(原变种)(学名:Acer franchetii Pax var. franchetii)是槭树科槭属植物。分布在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至西部、湖南西北部、贵州和云南东部。生于海拔1800-2300米的混交林中。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深褐色。小枝粗壮,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或紫绿色,嫩时有短柔毛,...
大果房县槭(学名:Acer franchetii var. megalocarpum)为房县槭属下的一个变种。形态特征 房县槭(原变种)Acer franchetii Pax var. franchetii 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深褐色。小枝粗壮,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或紫绿色,嫩时有短柔毛,旋即脱落,多年生枝深褐色,无毛。冬芽卵圆形;外部的鳞片紫褐色,覆...
房县枫(学名:Acer sterculiaceum subsp. franchetii (Pax) A. E. Murray)是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5米。 树皮深褐色。叶纸质,长10-20厘米,宽12-23厘米,基部心形,稀圆,常3裂,稀基部具2小裂片成5裂,具不规则锯齿,幼时两面被柔毛,脉上毛密,老时脱落,仅下面脉腋具簇生毛...
房县槭1是一种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特征 果叶同观。生长环境 亚热带。分布范围 贵州。生长习性 耐阴;低温;干旱;多年生乔木;花期5月;果期9月。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主要价值 生态;观赏。选育单位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培育。保存信息 海拔2178.0m,土壤类型:黄红壤,生态环境...
房县槭2是一种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特征 果叶同观。生长环境 亚热带。分布范围 四川。生长习性 耐阴;低温;干旱;多年生乔木;花期5月;果期9月。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主要价值 生态;观赏。选育单位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培育。保存信息 海拔1268.0m,土壤类型:黄棕壤,年均温度...
大果房县槭(变种)本变种与原种房县槭(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翅果较大、长6-6.5厘米,翅较宽,常宽2.2-2.5厘米,果序较长,常长12厘米,果梗粗壮,长1.5-3厘米。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0-2500米的疏林中。分布范围 分布于四川西部。模式标本来自天全县二郎山。
房县槭3是一种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特征 果叶同观。生长环境 亚热带。分布范围 贵州。生长习性 耐阴;低温;干旱;多年生乔木;花期5月;果期9月。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主要价值 生态;观赏。选育单位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培育。保存信息 海拔2178.0m,土壤类型:黄红壤,生态环境...
房县槭,以其中文名Acer franchetii Pax,隶属于自然科学界的槭树科(Aceraceae),在学术上归类于槭属(Acer)。这种树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广泛,主要见于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至西部,湖南西北部,以及贵州和云南东部的山地密林环境中。海拔高度上,它可以在1300米到2400米的山区生长,最...
房县槭的种类包括原变种Acer franchetii var. franchetii,这种槭树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特征在房县地区生长。其中,大果房县槭(变种)Acer franchetii var. megalocarpum W. P. Fang & W. K. Hu,以其硕大的果实而得名,是房县地区的一个特色品种。勐海槭Acer huianum W. P. Fang & C.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