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坝景区位于东平县城东南10公里处,彭集镇南城高村东北百米的清、汶两水交界处,横截大汶河,中心坐标35°54′N,116°33′E,是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之一,素有“第二都江堰”之誉。初建于明代。当时,明成祖迁都北京,急于发展南北漕运,但济宁以北的会通河由于水源不足,漕运受限。永乐九年(1411年),工部尚书宗礼...
戴村坝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是戴村坝博物馆,建设面积达2000平方米,展品有300余件,大多为水工文化遗迹遗物,馆内包括遗物展厅、模型展厅、图片展厅、引水展览厅、3D影院等展厅,生动直观的向游客集中展示了戴村坝的历史、价值、功能、作用以及京杭大运河的灿烂文化,戴村坝博物馆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水工文化博物馆。 引水工...
戴村坝的木桩。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徐欧露摄2001年,戴村坝部分遭大洪水冲决,就在修复的过程中,大坝展露了它的秘密:坝基既不是石料,也不是土方,竟是密布的柏木桩。木桩表皮经过皮烧炭化处理,形成有防腐防蛀特性的炭化层。木桩底部包裹着锥形铁角,插在沙基中,缝隙用粘土填充灌注。木桩上层,用多层大块条石和一...
戴村坝,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的“运河之心。”戴村坝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的东南方、大汶河和大清河的交界处,上游大汶河孕育了大汶口文化,下游大清河自东向西流往八百里水泊东平湖,戴村坝南侧是明初人工开挖的小汶河,可直插京杭大运河;该坝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600多年,是京杭大运河...
戴村坝的修成,拦大汶河水,顺小汶河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彻底解决了运河水源难题。其功能相当于人的心脏,因此戴村坝被誉为“运河之心”。它不仅使漕船畅通无阻,明成祖时每年从江南运粮米数百万石,接济京师,而且保障了明清两代500多年的漕运畅通,对南北经济交流、文化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戴村坝坐落于...
戴村坝 戴村坝,系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水利枢纽,坐落于泰安市东平县境内的大汶河之上,坝面全长1599.5米,始建于明永乐九年,主要功能是引汶济运,保障了京杭大运河五百余年的畅通,并素有大运河之心,中国第一坝的美誉 戴村坝游玩路线 戴村坝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侧是免费开放的,可以从护栏穿越而过,走到...
据相关资料介绍,戴村坝工程包括两个“三位一体”,主石坝、窦公堤和泄洪坝构成大的“三位一体”。泄洪坝是长260米的三合土坝,当主石坝漫水位超过2米,此坝即自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坝作用。在主石坝与泄洪坝之间,是一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千米堤防——窦公堤,窦公堤的迎水面为石砌,当水量过大过猛时,...
戴村坝 戴村坝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彭集街道南城子村附近,大坝上游为大汶河,下游为大清河,大坝拦截的水从此注入小汶河,也就是三河交汇之处(实际上,大汶河和大清河是一条河)。戴村坝分为三部分: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
落日余晖洒在河面上,那种宁静的美简直令人窒息。戴村坝不仅仅是一座大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站在这里,你仿佛能听到古代水手的呐喊,感受大运河千年来的壮阔与沧桑。水声悠悠,仿佛在诉说着无数个春秋的故事。这里,不仅有水利工程的伟大,更有人类智慧的光辉。谁说大坝boring?来戴村坝,保证颠覆你对水利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