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不仅粮饷充足;大帅戚继光又和军士同甘共苦,养成了军士士气高昂、愿为戚继光效死的斗志;而且戚继光本人特别注重火器,曾写成《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大谈火器的重要,所以戚家军也是一支高火器配备的部队。戚继光 隆庆时期,戚继光和2万戚家军北调至九边之一的蓟州镇,戚继光在蓟州以戚家军为样板训练...
随后李如松将军功全部记在了另一支军队头上,引起了戚家军的不满。戚家军奖励没捞到,后来又被克扣了提成,曾经戚继光在的时候承诺过杀敌之后有提成的。但如今没人帮戚家军说话,提成也没有了,这在军队中引发了不小的骚动。朝鲜战争结束后,戚家军每个月的工资又被朝廷缩水。当时兵部侍郎宋应昌曾上书要求给戚家...
戚家军的抗战重创了日军,也让明朝朝廷内对戚继光不满,警惕戚继光势力翻盘的政治势力大为紧张。李如松不给戚家军记功,其很有可能就有对警惕戚家军和戚继光政治势力在朝廷内翻盘的原因,明朝不给戚家军发工资,很可能也有对戚家军、戚继光不满的原因。由于张居正去世后,否定张居正成为明朝万历皇帝的“政治正确”,...
被屠杀的原因是戚继光调往北方的三协南兵“聚躁兵变”。戚家军是南兵的核心,戚继光将南兵调来,正是想让他们作为“师范”,供其他军队学习,并留作蓟州抵御倭寇和北虏的预备队。这样一支重要的军队发生兵变,按理来说应当是天大的事情,可奇怪的是,官方史书并无过多记载,《明史》就没有提到过此事。只有一...
戚继光离去了,但戚家军的战斗并没有结束。在他离开后,戚家军基本被当成了炮灰,特别是在万历三大征中。万历十九年,宁夏爆发嗇叛乱,驻守蓟州的原戚家军四千人前往平叛,以伤亡过半的代价,粉粹了土蛮蒙古援救宁夏的企图。同年,日本丰城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在平壤会战中,为保证主力部队顺利攻城,戚家军被派去...
铁血戚家军:从矿工到精锐之师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明朝东南沿海正面临着倭寇的猖獗侵扰。朝廷急需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将领,而戚继光恰恰在此时被任命为浙江宁波总兵官。#图文夏日征集令# 初到宁波,戚继光便发现当地士兵训练不足,武艺低劣,有些甚至连刀都握不稳。面对这样一支军队,如何抵御凶悍的倭寇?戚继光...
其实我们现在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有关蓟州兵变的文章,其实这些文章大体上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泥古不化的北军将领和明朝官僚诱杀了英勇的戚家军,寒了将士们的心,所以大明朝要灭亡了。不得不说,哪怕已经过了四个世纪,人们对这场兵变的评判还是没有改变一丝一毫,生活在万历年间的人们的情感依旧是倾向于这些浙江...
万历二十三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何被残酷剿杀? 答:在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身后事里,爆发于其去世八年后(万历二十三年),针对其一生心血戚家军的“蓟镇兵变”,是明末历史上一幕血腥且耻辱的悲剧。 如果单看《明史》的记载的话,有关“蓟镇兵变”的记录,简直少之又少。在《明史.神宗本纪》罗列的万历年间...
台州之战之时,戚继光率1300戚家军在上峰岭伏击3000倭寇,歼敌300余人,活捉寇首5人,而戚家军损失3人,战损比为1:100。倭寇在上峰岭失败后一路败逃至白水洋,戚家军又追至白水洋,在白水洋,戚家军1500人对阵倭寇2000余人,此战戚家军全歼倭寇,而自己损失了3人,战损比为1:666。戚家军鸳鸯阵编制 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