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痕特征 战汉玉器的谷纹,颗粒饱满,小尾巴甩得很精神,底子平整,但自己观察,谷纹周围并非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有所凹陷,像是嵌入。谷纹转弯处,为徒手刻画,拼接而成,有些打磨精细,拼接痕不甚明显,有些未经打磨,能看到明显的接线痕。谷纹底子上往往出现划痕,有平行线,这是碾磨底子留下的痕迹,精工常...
战汉时期,生产工具得到极大的改进,使玉器加工工艺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玉器加工过程中一些原来不可能完成的艺术构思变得可以实现了,它丰富了玉器制作过程中技艺和方法,突破了制玉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使原来在加工玉器过程中受到制约的艺术想象力豁然开朗起来,那些呆板的制作...
战汉作者:曦曌分类:历史小说状态:连载字数:415295更新时间:2015-09-06 14:06:08战汉最新章节:第053章:事有蹊跷简介: 活着,我还活着,可却变成了婴儿。 重生的父亲是袁绍,投胎果然是门技术活。 什么,亲爹不要我?好你个袁本初,我发誓我要灭了你。 姑母收养了我,给我取名叫高朗。 我还有个大哥叫高干,你们...
馆藏战汉古玉欣赏——汉代玉器上动物眼晴细观 人们在形容战汉古玉之美时,常说它神韵十足、栩栩如生。那么,这种神韵从何而来呢?其实,玉器神韵是线条、比例等多方面综合呈现效果。对动物形玉器来说,眼睛的雕刻也十分重要,所谓画龙点睛即是这个道理。本文欣赏几件馆藏战汉古玉,体会汉代玉器上动物眼睛的雕刻手法。
战汉历代印章欣赏 点击上方“书与画”可以订阅哦 书画文化 “印章”又名“印”,古称“玺”,研究印章称为“印学”。印章是我国的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独有的工艺美术。 因其所具有的书法艺术属性,与一般的工艺美术略有不同,故又叫作“篆刻艺术”。中国的篆刻与书法堪称中国艺术中的孪生姐妹。
战汉镂空古玉特别多,且工艺精湛,美不胜收。其制作工艺,仍旧是先起稿,在造型转弯等处打定位孔,穿过几股铁丝拧成的线,带动解玉砂拉搜,精品会用铁片或柳木棍等带动解玉砂打磨光洁。关于拉丝痕迹,通过观察馆藏与标本,我们能发现明显的纵向拉丝痕迹,但不同于明清那种斜向交错的拉丝痕,拉丝间距有时候比较宽...
战汉古玉 05-2319:50 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战汉古玉数量众多,总体上看玉质、雕工各方面都十分精美。其中,还有一些堪称极品的战汉古玉,总是令人流连忘返、过目难忘。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收藏的东汉羽人驭神兽就是这样一件顶级古玉,细品这件东汉羽人驭神兽,感觉它有四个特点。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东汉羽人驭神兽 (一...
▲汉代 膂乡 印章材质为新疆和田白玉▲汉代 宋婴 印章材质为新疆和田玉▲汉代 刘舍 印章材质钙化严重呈鸡骨白▲汉代 苏过期 印章材质钙化严重呈鸡骨白其实,上述印章在战汉印章里大多算普品水平,战汉印章的精华是帝王玺和诸侯印,那才是一个时代和帝国的文化浓缩品。后面会有...
最美战汉古玉之一:巢湖北山头出土汉代玉卮 卮是古代一种用于盛酒、喝酒的酒器,产生于战国末期,流行于汉代。传世和考古出土的卮主要有玉卮、漆木卮两类。战汉时期的卮通常由盖和卮体组成,卮体多为圆筒形,一般雕琢三只足、一只圆形把手。汉代之后玉卮比较罕见,一直到明代有一种玉合卮出现。从博物馆收藏的战...
中国传世玉器全集第2卷(战汉玉器鉴赏)龙形玉佩 战国 长20.5、通高11.5、宽6.5、厚0.5厘米 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玉质青白色,半透明;器表受沁,局部白化。采用璧边料 加工而成,器呈半圆弧状。“几”字形龙,龙回首,拱 身,卷尾与背部相接,背上部一圆穿,穿偏龙首侧;龙无 目,卷唇,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