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甘岭战役第一阶段7昼夜里,15军歼敌7000余人。秦基伟是战役的第一指挥员,政委谷景生在国内随志愿军国庆观礼代表团没有回来。在这7天7夜里,秦基伟在15军指挥所里几乎没有睡过觉,守在电话机旁,神经高度紧张,甚至连饭也咽不下去,全靠一天两三包香烟支撑着。在第二阶段15军转入坑道战时,形势越来越恶劣。在15...
第三,登陆部队3个团中没有一名一名师级指挥员跟随,缺乏统一指挥。反坦克武器,需要三段组装,渡海时放在不同船上,没能发挥作用。面对敌人坦克,没有有效防守武器。面对金门4万守军,敌众我寡,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轻敌和急躁。战后毛主席在电报中曾经指出失利“为轻敌与急躁所致”。...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优秀的战略级(野战军级)指挥员:(不讲资格,只论能力)1。粟裕 2。陈赓3。刘伯承4。林彪5。彭德怀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优秀的战役级(兵团级)指挥员:1。徐向前2。刘亚楼、韩先楚、陈士榘3。肖劲光、杨得志、杨成武、杨勇、许世友4叶飞、解华、李天佑、王震等 送TA礼物 1楼2019-09-16 18:01回...
冷静沉着: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指挥员应保持冷静沉着的头脑,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指挥作战。 强大的抗压能力: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指挥员应能顶住压力,坚定信心,带领部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综上所述,优秀的战役指挥员应具备全面的战场分析能力、灵活的战术运用与创新能力、高效的指挥协调与组织能力、良好的沟通与领...
金门战役,8000多解放军全军覆没,相关指挥员后来怎样了?金门战役的惨败让整个解放军陷入了沉重的失落和反思之中。在胜利的阴影中,责任的问题自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解放军内部展开了一场严肃的调查和审议。指挥金门战役的相关将领被召集到了军事委员会进行听证。在听证中,各级指挥官坦诚地回顾了战役的准备、执行和...
而李德生则是一名性格明显的一线战斗型指挥员,在接收到赶赴上甘岭的命令后,他马不停蹄的带着军队前往597.9高地进行防守任务。面对敌人凶猛的进攻,他组织战士们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防守,阶段性地对敌人发起进攻,随后在五圣山指挥部的指挥下,他与秦基伟默契配合,最终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要论这场战役谁的功劳最大?
兵团司令员王近山想出了一个完美解决的办法:派12军副军长李德生前往五圣山前沿指挥所,接替45师师长崔建功的指挥位置。 为更加明确指挥,王近山向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司令部建议成立五圣山前沿指挥所,由李德生担任指挥,隶属于15军军指挥所。 上甘岭战役的后半阶段,12军是作战的主力军,但是12军军指挥所并没有参与到指挥中。
无论如何,叶飞作为十兵团主官,对于金门岛登陆战役失利负有间接领导责任,那么负有直接指挥责任的则是28军前线指挥员,副军长肖锋。 二,前线指挥员的责任 28军前线指挥员,副军长肖锋,在平潭岛登陆战役顺利结束后说:这是28军创建以来损失最小的一次胜利,这说明肖锋从一开始对渡海登陆作战就抱有登陆上岸就是胜利的轻敌...
但是淮海战役的指挥者究竟是谁,一直以来都有疑问,而焦点则围绕着邓小平同志和粟裕大将两个人进行争议。绝大部分人认为应该是粟裕大将,原因也很简单,粟裕大将是我党和我军内公认的“军神人物”,由粟裕大将指挥淮海战役胜利这点本身,即合情又合理,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地方。但是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小平同志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