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记一:1984年6月30日雨转晴 早晨4:25分紧急集合的军号响起,我随部队从无锡营房出发,摩托化行军至无锡南门火车站,装载武器装备铁路输送赴滇参战,个人日记记载越战一角。 02 日记二:1984年7月10日14:30 于滇.马街.6月30日赴滇参战离开无锡军营已有11天,5天5夜的铁路输送于7月5号到达昆明,...
连长仔细查看,发现他左大腿动脉、骨头已断,血流不止,已昏迷过去。 连长眼睛一红,很难过地对我们说:“他恐怕不行了,快送后方医院吧。”我立刻叫来四个民兵,把小陆抬上担架,就急匆匆地往后方送。我们一齐动手,接好坦克履带。三排长流着泪把坦克开回连队,加入了防御队伍。 2月18日 兵败如山倒。敌人如惊弓之鸟...
1986 年 4 月 11 日,晴转雨。昨晚后勤部确定我今日返回砚山,安排落实师医院第一梯队到坪寨接防事宜。今日早饭后出发,中午就到达砚山。下午 3 时先到后勤部开会,明确了后勤部分库所的开进事宜。会后去师医院召开医院办公会议,确定了医院第一梯队的人员,以医疗二所为主,其余各单位抽部分人员参加;明确了...
5篇军医“战地日记”,带我们走近这群战斗天使。 那一刻好难, 护目镜起雾后,37个血我们抽了2小时 作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员 黄舒 时间:2020年1月29日 地点:武汉金银潭医院 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进病房,睡觉也时刻保持警觉状态---这是我们在武汉的真...
野战医院院长在老山前线——季振宗《战地日记》之一 序最近,我在第二军医大学时的老同学季振宗,从网上传来一组书稿,主要是他从 1985 年 12 月到 1987 年 4 月期间的许多日记,后面附有 12 篇论文和报告,都是他当年亲自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具体情况和部分总结。这些,无疑是季振宗军旅生涯 30 多年中,...
了解历史,除了利用研究者的著作,还可以借助亲历者的回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战地日记记录了“最可爱的人”在朝鲜的点点滴滴。《讲武堂》栏目本系列节目,从一本本抗美援朝战地日记出发,还原那一个个鲜活而有温度的细节。 1 铁道兵团受...
本书是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在中国出版的第二部战地日记。该书与《东史郎日记》在时间上是相衔接的。日记记叙了作者在1938年10至1939年9月继续随日军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服役、辗转入侵华中地区的经历实录和作为一个日军上等兵的内心纪实。从日记内容看,尽管没有对当时日军侵华战争的客观描述,但却从一个日军士兵...
《战地日记》手稿第一页 胡炜将军是河南新蔡人,1937年参加湘鄂边红军游击队,历任5旅14团政治委员,4师政治部主任,61师师长,21军政治委员、军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74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是开国少将和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1949年,胡炜同志作为三野最年轻的师长,率领红军61师,突破国...
《东史郎战地日记》是2000年世 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他版本有1999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是东史郎。本书是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在中国出版的第二部战地日记。该书与《东史郎日记》在时间上是相衔接的。日记记叙了作者在1938年10至1939年9月继续随日军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服役、辗转入侵华中地区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