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腊 [ jiè là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iè là ] 亦作'戒蜡'。 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禅...
戒腊是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以下是关于戒腊的详细解释:定义:戒腊,又作法腊、夏腊、坐腊,是僧侣受具足戒后的年数计算方式。它严格意义上指的是僧侣受具足戒后坐夏、安居的年数,没有安居则不算一腊。受腊日:根据释氏要览的记载,比丘以夏安居之最后一日为受腊日,从这一天开始计算法岁,...
自在示寂、僧腊、戒腊的解释如下:一、自在示寂 自在示寂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达到一种自然、无拘无束的状态,并在适当时候向外界展示其已入寂静之境。其中,“自在”表示自然、自由、无碍的状态,“示寂”则指展示或表现出寂静的境界。这通常被视为修行者修行成就的一种体现。二、僧腊 僧腊是指...
受戒时间的早晚:越早受戒的僧人,其戒腊自然越长。 修行态度的不同:虽然受戒时间相同,但由于个人修行态度和方法的不同,僧人们在佛法上的进步速度也会有所差异,但这并不直接体现在戒腊的长短上,而是更多地反映在个人的修为和境界上。 综上所述,“戒腊”是一个用于衡量佛教徒修行年限的概念,它本身没有所谓的“区别...
汉语词典> 戒腊 1.亦作"戒蜡"。 2.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禅诵行坐﹐以受戒先后为次。"一说﹐僧徒结夏时﹐...
出家几年就是以僧腊为主。我们这叫子孙庙,子孙庙是以出家前后为主,出家早的就是兄,出家在后的叫弟;十方丛林是以戒腊为划分等级;层次是以夏腊,就是安几个居叫夏腊:夏腊、戒腊、僧腊。这些东西你用不用不说,但必须得懂得,用不用你必须要知道的。你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知。能用的尽量去用...(未完待续)...
僧腊,即僧尼受戒后的年岁,是衡量僧尼在修行道路上的时间长度。它反映了僧尼从受戒之日起,至当前的修行年限。严格来说,僧侣只有在完成具足戒并遵守安居制度(坐夏、安居)的年数才计入一腊。戒腊则是对僧侣受具足戒后的年数的称谓,有时也被理解为法腊,即剃度后的年数。在禅宗中,戒腊牌记录着...
意思:出家八十一年,受戒七十二年。戒腊又作法腊、夏腊、坐腊。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严格意义上是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坐夏、安居的年数,没有安居不算一腊。根据释氏要览卷下载,比丘以夏安居之最后一日(七月十五日)为受腊日,自此而有法岁,十六日则为新岁岁首。戒腊在10年以下称下座,...
含义不同:戒腊特指受具足戒后的年数,而僧腊则泛指出家受戒后的所有年数。 计算方式不同:戒腊的计算以受具足戒并安居的年数为准,而僧腊则只需计算出家受戒后的年数,不论是否安居。 应用场景不同:戒腊在佛教中更多地被用于衡量僧侣的修行资历和排班顺序,而僧腊则更多地被用于描述僧尼的修行生涯和年岁。 综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