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五卷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挂一漏万 【释义】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出处】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原标题:《这些出自典故的成语,你都认识吗?》
成语大全及出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出处: 1.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意为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2.三顾茅庐(刘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3.孺子可教(张良):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指年轻人可培养。 4.四面楚歌(项羽...
成语出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26、峰回路转含义: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14、老当益壮(马援)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释义:年纪虽老而志气...
诗词君总结了《道德经》中的52个成语,读完之后,你肯定也有收获。1.玄之又玄 【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处】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有无相生 【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出处】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简单来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大全及解释及出处成语大全及解释及出处 一、 卧薪尝胆:勾践为复国雪耻,每日睡柴草尝苦胆,出自《史记》。今喻忍辱负重。例:"科研团队卧薪尝胆三年,终获突破。" 破釜沉舟:项羽渡江后凿沉船只,示必胜决心,载于《史记》。现指不留退路。例:"创业初期必须破釜沉舟,方能绝处逢生。" 画龙点睛:张僧繇画龙...
成语解释及出处 钟灵毓秀 【解释】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出处】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虚怀若谷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
始知伊吕萧曹辈,不及餐云卧石人。 另有“眠云卧石”一词,同样是成语,比喻山居生活。 出自唐·刘禹锡的《西山半若试茶歌》: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 同样表示隐居的还有 06、漱石枕流 也作“漱流枕石”。表示隐居生活。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