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著名的成语典故1. 韦编三绝2. 讳疾忌医3. 画龙点睛4. 退避三舍5. 背水一战6. 洛阳纸贵7. 赤膊上阵8. 成竹在胸9. 风声鹤唳10. 三迁之教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成语作为汉语言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底蕴。它们言简意赅,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生动的故事或深刻的哲理。...
1.一鼓作气(曹刿)出处: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处: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
这也就是后来演化出的“安然无恙”这个成语。 成语典故 3 推心置腹 汉平帝的大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赤眉军和绿林军。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大军展开决战,其中一个叫刘秀的将领十分活跃。在这一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不久,农民...
成语典故 篇1 不求甚解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释义】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成语故事】 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文章的开头是...
以下50个成语中包含着50个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 1.一鼓作气(曹刿 guì)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释义】南北朝人江泌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出处】《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 【成语故事】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由于买不起烛火,就只有站在...
几乎所有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人物,一段精彩的故事。诗词君整理了100个成语及其背后的人物,知道一半,你就是牛人。封金挂印——关羽 嗟来之食——黔敖 单刀赴会——关羽 东山再起——谢安 鹤立鸡群——嵇绍 凿壁偷光——匡衡 车载斗量——赵咨 兵贵神速——郭嘉 洛阳纸贵——左思 出言不逊——张郃 ...
以下50个成语中包含着50个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 1.一鼓作气(曹刿 guì)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