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出处及意思
出自《韩非子·解老》把“理”解释为“成物之文”,也就是事务的现象和规律,就如事物有长短不同,大小不一,有方有圆,有坚硬的有脆而易碎的,轻的重的黑白之分。自己的理解。。。 整句话就是古人对理的一个定义,将理解释称为事物现象跟规律,并在后面举例 ...
时措之宜,正是诚之成物处,而成己已在诚字内矣。⭕仁、智,达德也;仁智合一,诚也;谓之内外之道,则道也。诚者,体之归根处,归根,即仁也,非此,无以成己;道者,用之发端处,发端,即仁也,非此,无以成物,故孟子以学不厌属智,是本其自成言也;以教不倦属仁,是本其及物言也。然中庸,于诚则曰“成...
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译文】诚是自我完成的,而道是自己履行的。诚的精神通贯万物的始终,不诚就没有事物了。所以君子最珍视诚。至诚...
《中庸》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所以,成己是自己的事情,跟成物与成人无关。()A.正确B.错误
中庸-26、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白话文:真诚,是自己完善自己。道,是自己选择要走的路。真诚贯穿万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把真诚看...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③,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注释】 [1]诚:此处的诚,是从广义上讲,指的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中的实理,即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翻译】 诚,就是完成自身道德修养的要素;道,就是知道自己走向完成品德修养所...
3. 诚者物之终始:真诚的人可以参悟到大道,而不真诚的人无法参悟到大道。4. 故君子以诚为贵:因此,君子认为真诚是最宝贵的品质。5.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真诚的人不仅以成就自己为己任,还要拥有成就万物的资格。真诚的人之所以能够参与到大道,是因为只有真诚才能让自己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不会受到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