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它包含了给予众生快乐和解除众生痛苦的两个方面。拥有一颗慈悲的心,是修行佛法的基本素质。一个人如果只是心地善良,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如果一个善良的人能以慈悲为怀,广结善缘,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那他就能证得无上菩提。慈悲为怀,是修行佛法的不二法门。慈心是一种怎样...
(一)信成就:为什么以信为首呢?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道的根源,功德的母亲,它能增长一切的善根,信是特别重要的,又《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如大海那样深,没有旁的方法可以进去,只有信才能深入,只有信才能明白,所以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二)闻成就:有信还要有闻,好像我现在...
亲近一切智,悟解佛菩提, 成就法光明,施与一切众生善根。于魔界中拔出众生,令其得入佛法境界, 令不舍大愿,勤观出道, 增广净境,成就诸度, 于一切佛深生信解。常应观察一切法性,无时暂舍; 应知自身与诸法性普皆平等; 应当明解世间所作,示其如法智慧方便; 应常精进,无有休息;应观自身善根鲜少; 应勤增长...
《华严经》:一切菩萨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识力。以善知识而为根本。 注:一切在佛法上有所成就的菩萨,都是依于善知识的指导加持,善知识是成就佛法的根本。佛法由师传授,敬师重法者,方能有所成就。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应该是为了成就众生的善根。所以呢要以无量无尽的善根回向来成就佛法;通过自己对佛法的修行、回向就能成就众生的善根吗?要理解我即众生、众生即我的如来境界,就要信解如来境界无边际来成就佛法;有了世界的安立才有众生的依处,所以要知一切世界境界成就佛法;世界依法而安立,因此要不舍法界境界来成就佛法;法有...
远离诸魔境界,成就佛法;正念一切诸佛境界,成就佛法;乐求如来十力境界,成就佛法。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成就如来无上大智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何等为十?所谓:轻慢善知识,退失佛法;畏生死苦,退失佛法;厌修菩萨行,退失佛法;不乐住世间,退失佛法;耽著三昧,退失佛法;执取善根...
佛菩萨的德行成就佛法处处讲念,例如三十七菩提道品第一就讲四念住,再如净土讲念佛,所以对念一定要有正确认识。念是意识上的念,不是用嘴念。菩萨境界的念住不是念头断灭,而是不起思惟分别,念念常住清净自在,永远在定中。定不等于是打坐,打坐不过是初步练习学定的方法。念清净以后,才可以谈得定。
净土法门法师:一生成就的佛法 淨宗比大乘来得方便,因为大乘没有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难!淨宗有方向,我们念念都想着西方,念念念阿弥陀佛,着相,不是离相。执持名号,执就是执着,持就是保持不要失掉,把别的东西都放下,心裡头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无量寿经》,你要想就想《无量寿经》。想《无量寿经》...
🌹 佛法如药,各取所需 🌹 佛法如同千变万化的药方,针对不同的心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贪瞋痴犹如人生中的感冒,唯有佛法才能根治。🌍 贪瞋痴之病,佛法之药 🌍 贪瞋痴是众生心中的三大毒瘤,唯有佛法能治愈。佛法如同灵丹妙药,能根治众生心中的贪瞋痴。
三,弃命必死难,有句俗话说得好,叫做“除了生死无大事”,想要一个人看开生死,基本上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四,得睹佛经难,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所以遇到佛经,如法修行,也不容易。五,生值佛世难,你正好出生在一个有佛祖出世的时代,有佛为你讲法很难。六,忍色忍欲难,夫子说“饮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