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台五台山记》原稿本因火而化为灰烬,今已不存。成书于1220年的东福寺写本为今存最早抄本,被学界确认为最接近原稿的抄本。其中有成寻从杭州开赴北宋京城开封途经临平的记录。熙宁五年八月廿三日,成寻一行与杭州送行官员告别,并由内殿崇班等陪伴,分别登上杭州寺长官所送大船,由转运指挥护送至中河通江桥畔...
中日友好交往史上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北宋年间的日本僧人成寻。熙宁五年(1072年)和六年(1073年),成寻曾经两次路过镇江(时称润州),在日记中记下了当时镇江的人文景观,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录。 成寻画像 成寻入宋 成寻,俗姓藤原氏,七岁进入京都的岩仓大云寺受戒,学习起源于中国的天台宗显密二法。
父亲是陆奥守藤原实方之子藤原贞叙,母亲则不详,是一流浪女歌手,,一般以成寻阿阇梨母称之(可能是权大纳言源俊贤之女)。 词条标签 娱乐人物 人物 为您推荐 川寻 青寻 安寻 久寻 成寻阿里 江寻 鹿寻 明寻 许寻寻 火蛾儿 浪叔言 寻寻 宝器 恩阁户 原廷叙 里耳 唱秉权 ...
公元107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成寻一行从代州过来,夜宿繁峙城内繁峙驿南行衙,二十七日因有虎患,繁峙知县增派兵士至三十五人。卯时三点是早晨六点多的时候,成寻便从繁峙驿出发,可见他越接近此行目的地五台山,心情越急迫。申时一点是下午三点多,行走六十华里后,到达憨山谷,夜宿繁峙砂河宝兴军宝兴驿。据《元丰...
第二年,即熙宁六年(1073),从五台山、东京等地参谒回来的成寻申请回天台山国清寺修行,得到宋神宗的批准。成寻于四月十五日离开东京,从汴河水路南下,四月二十日入泗州临淮县境,二十二日离开泗州城入淮河,当天顺风到达“鸿泽”,即楚州淮阴县洪泽镇,二十三日,成寻的船只依然由楚州城北的船闸入运河,因为楚州南门外的...
成寻图 大宋熙宁五年(1072,日本延久四年)三月十五日夜,六十一岁的日本僧人成寻,带着七名弟子跨海偷渡,开始了长达十六个月的入宋求法历程。 十六个月,成寻留下四百六十八篇日记。日记很琐碎。每天流水帐般记载天气情况,几点开船,几点到了哪里,几点念经,几点休息,给谁多少钱,花钱买了什么,甚至琐碎到喝了什么茶...
一、成寻与杭州佛教的初接触 日本的延久二年(宋熙宁三年,1070)正月,身为大云寺寺主的成寻,向当时的日本朝廷呈上奏文,具体地阐述了其对天台山、五台山圣地的崇仰,以及长期以来一直抱有前往巡礼圣迹的愿望与憧憬,请求朝廷下达官符给大宰府,允许他前往北宋巡礼。这篇奏文的全文(“僧成寻渡宋申文”)被收录在日...
宋时日本僧人成寻二过邵伯闸,成寻(1011-1081)俗姓藤原氏,日本天台宗大云寺主,于宋熙宁五年(1072,日延久四年)三月十五日携弟子赖缘等一行八人,从日本松浦郡璧岛乘宋商之船入境,巡礼天台山、五台山。 在宋期间
七时行法了。今见梦记8,日本康平四年七月卅日,夜梦大河,有白石桥,小僧成寻渡一桥,未及有间断,有一人以踏床渡,令渡成寻已了。梦内思之,天台石桥也。非发菩提心人不渡之,今渡遂了。心中悦喜,以今日见石桥体,符昔日梦。 华顶杜鹃 圆珍大师的中国护照、关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