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理工大学获悉: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最高纪录。北京时间11月7日,团队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国际杂志上。北理工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高光谱智能成像器件。新华社记者 赵旭 摄 据介绍,光谱被称为“光基因”,代表...
11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获悉:缑永胜副研究员团队在超快分幅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研制的时间放大分幅相机成功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完成激光打靶实验,在国内首次获得了时间分辨率优于10皮秒(1皮秒等于1万亿分之1秒)的激光内爆图像,为激光聚变过程精细化测量奠定了基础,有望应用于...
研磨抛光工艺决定镜头品质,包括对光学镜片的精度、公差、光洁度、透过率以及后期的成像品质。光学镜片(如...
前者发明了一种方法来选择成像材料的切片,提出了创建图像的关键概念(即“线扫描成像”),而后者考虑到高含水的活体组织成像的潜力,劳特布尔也转移到了液体成像技术领域。 1977年,曼斯菲尔德的领导的团队获得了首张人体器官的MRI图像:学生的手指横截面图像,这使得该小组获得了研究人体全身扫描成像技术的充足资金,并在197...
图1 双光子聚合光刻用于成像光学:包括评估标准的分类、材料、制造技术和各种应用。研究背景 类似于人类用眼睛感知周围环境,光学成像是通过光学器件准确呈现物体的过程。这一领域虽传统却不断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并随着理论、材料、设计、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光学成像系统扩展了人眼的视觉能力,例如通过大...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魏梦佳)由北京大学作为法人单位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以下简称成像设施)项目29日在北京市怀柔区正式启动。据悉,这一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大科学工程项目,未来将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以期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 该成...
该芯片显微成像分辨率500纳米,能够在无需光学透镜放大,无需图像扫描、拼接和数字化过程的情况下,单次拍照瞬间获取全视野高分辨率样本图像,与传统显微镜相比视野扩大500倍,且图像传感芯片只有一元硬币大小,放入现有的医疗仪器中可以大大缩小设备体积。这给未来医疗器械进入社区、家庭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医疗成像领域,...
光子是光的基本单位,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光,其实是由无数个光子组成的。单光子探测器,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探测到单个光子的超高灵敏度探测器,在量子通信、天文学、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单光子探测器就像黑夜中的眼睛,可以捕捉到微弱的光信号。”湖北光谷实验室研究员丁毅博士说,但单光子探测器受物理...
近日,南京大学徐飞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光纤束获取远端光场来实现图像特征增强的方法,研究结果为光纤成像、内窥图像质量增强和计算光学成像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以“Feature-enhanced fiber bundles imaging based on light field acquisition”为题,发表在Advanced Imaging2024年第1期。
中新网合肥10月31日电 (张想 黄歆 张强)记者31日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获悉,该医院医学物理实验室杨益东教授团队近期连续在锥束CT和能谱CT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稳定可靠、准确快速的锥束CT图像重建算法,解决了锥束CT图像伪影的难题,放疗放射剂量计算的准确度及肿瘤病灶和软组织器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