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人之性”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圣人与常人之性本来没有差别,其实际表现也是如此。二是圣人与常人的差别在于其不同的选择,选择的标准是“善道”。三是圣人与常人的差别是在后天逐渐形成的,但差别一旦形成,则圣人与常人就有根本的区别,圣人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孟子...
成之闻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行不信则命不从,信不著则言不乐。民不从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含德者,未之有也。故君子之莅民也,身服善以先之,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上苟身服之,民必有甚焉者。君袀冕而立于阼,一宫之人不胜其敬。君衰绖而处位,一宫之人不胜其[哀。君冠...
不过,廖氏认为《成之闻之》《六德》是孔子弟子县成之作,这是不对的。因为他的这一判断是建立在一个文本释读错误之上,而这个错误即是“成之闻之”的命名问题。 这篇竹书被命名为“成之闻之”,其实是不对的。就原简文来看,“成之”二字与“闻之”二字不在同一语句中,且“成”字当读为“诚”。竹书原...
儒学研究 | 丁四新:郭店儒家竹书文献问题新论——以《尊德义》《六德》《成之闻之》《性自命出》为中心,六德,竹书,儒学,尊德义,丁四新,成之闻之,性自命出,唐虞之道,穷达以时
成之闻之曰【成,诚也】: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恒自属也】行不信则命不从,【臧不能旌拔,不肖不能削去,谟事不能从其期也】信不著则言不乐。【不乐其言也,言之不可征其事也】民不从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含德者,未之有也。【无以延之检之也】故君子之莅民也【莅,即也】,身服善以...
《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以《天降大常,以理人伦》为纲,论述了伦常及教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自身个体内在德行的修养。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是人伦关系的基础,一切社会关系都从此演化开来。如果遵循夫道,则人伦(即大道)井然有序;如果逆天道,则会扰乱...
“思”是“行”之始,“行”是“思”之成 生活中,有人喜欢“三思而后行”,做事情之前,先经过周密的考虑,权衡好利弊,再做出行动;有人喜欢“干了再说”,拒绝做思考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不断践行中去修正,提高自我。如何在“思”与“行”当中找到较好的平衡点,夫子的“再,斯可矣”为我们指明道路...
文言文翻译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於民。语曰:「愚者暗於成事,知
结果一 题目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臣听说,鬼神真正亲近的并不是人,(而是)依附亲近于德行.“唯德是依”可以参照“唯命是从”的结构,后者的意思就是“是个命令就服从”了.相关推荐 1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翻译成现代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