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重视舞台实践而成为“爱美的”戏剧运动柱石的,是1921年12月组织起来的上海戏剧协社。1923年洪深加入,他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这是中国第一次严格地按照欧美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 “爱美的”戏剧运动在抵制商业化的腐蚀、促进戏剧艺术的发展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摆脱了艺术与商业化的矛盾之后,它的局限性...
爱美的戏剧运动,是一次以业余嗜好、艺术至上理想、研究真与美的从善戏剧的运动。它强调了戏剧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推动戏剧向更高层次的艺术形式发展。 三、新国剧运动 新国剧运动旨在通过中国人的视角,融合中国新文化思想和本土素材,创作出既...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左翼戏剧运动应运而生。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主张用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来观察和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的黑暗面,为社会进步和革命斗争服务。 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戏剧的社会功能,认为戏剧应该为政治斗争服务,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唤醒人们的阶级觉悟。 2.注重题材...
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在白色区域开展工人、学生和农民的演剧活动,采取剧联独立演出、辅导工人和学生表演以及联合演出方式,开创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剧联成立后,起草并通过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明确了剧联的宗旨、任务和组织原则。在左翼戏剧运动中,各个革命进步的戏剧团体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戏剧创...
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左翼戏剧运动与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运动是与戏剧大众化方向相通的两大代表性实践。前者通过现实题材与多元形式推动戏剧普及,后者依托组织化建设实现文艺与革命宣传的深度融合。 左翼戏剧运动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变革期,上海艺术剧社、辛酉...
【名词解释】南国戏剧运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从1924年1月田汉创办《南国半月刊》,到1930年6月南国社被禁,南国戏剧运动历经了困苦曲折的道路。 起初,田汉于1924年创办《南国半月刊》,继在《醒狮周报》主编《南国特刊》。1926年底组织南国电影剧社,探索以戏剧服务于社会和人生,但其创作却表现为艺术至上...
新国剧运动旨在通过中国人的视角,融合中国新文化思想和本土素材,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国际水准的艺术作品,该运动由国剧运动、革命新剧运动和左翼戏剧运动组合而成。 四、职业戏剧运动 前三次戏剧运动为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和职业化奠定了基础,1934年,中国话剧艺术进入了职业戏剧运动阶段。
孤岛戏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戏剧活动,发生于上海沦为“孤岛”期间。主要负责人是原左翼剧联党团书记、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部长于伶。1937年12月3日,于伶和多位艺术家以原上海救亡演剧队的部分队员为基础,成立青鸟剧社,从1938年元旦起公演多部作品,包括《雷雨》、《日出》、《女子公寓》...
戏剧改良运动 :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逃亡海外的维新派首领梁启超等人,从政治变法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欲使维新救国大业获得成功,必须首先“新民”,即启迪国民心智,提高国民觉悟,振作国民志气。而“新民”的最有效方式,莫若用文学向国民灌输文明思想和救亡意识。而当时陈旧的文学内容和形式是鲜能承担此项任务的,于是他们在...
也成为30年代最有声势的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左翼戏剧运动以提倡"戏剧的大众化"为特色,在各个领域向着"广场戏剧"的方向发展,在工厂建立有工人剧团(蓝衣剧团),在农村有熊佛西以"露天剧场"的形式实验的"农民戏剧",在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中建立有八一剧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又有"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