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据所学知,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ABD三项。C项表述正确,谭嗣同等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这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故选:C。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反馈...
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他从小就痛恨外国势力侵略中国,决心为祖国富强而奋斗。他和康有为等人提出变法的主张,却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激烈反对。谭嗣同看出变法的艰难,对朋友说:“就是杀身灭族,我也不会改变主张。中国只有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才有希望。不然真是要亡国了。”1898年,光绪皇帝决定变法,谭嗣同成了主...
这是谭嗣同的最后一搏,请以我的血,警醒世人。 谭嗣同被捕的地方,是在浏阳会馆。要知道,谭嗣同出生湖南,是浏阳人士。他在京都遥望回不去的故乡浏阳,这可能是先生最后的遗憾。 那一天的京城,那一天的宣武门外,被六个人的血染红,那是谭嗣同,更是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 六人就义,留下戊戌六君子的精神...
根据材料谭嗣同的语言,可以看出他要为中国变法而牺牲的决心,其目的是解决中国 “ 不昌 ” 的问题,谭嗣同等维新派领导的变法,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很多措施都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C项正确;谭嗣同是维新派,不是洋务派,排除A项;维新变法最后失败了,排除B项;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历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 五首诗词之作 你更喜欢哪一首#诗 #诗词 #读书 #国学文化 41 3 17 4 举报发布时间:2024-11-29 13:47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达则兼善 ...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更喜欢这首。 2周前·北京 0 分享 回复 炎炎读书 ... [...
3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表示,“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主要体现了他( )A.迷信皇权的愚忠精神 B.学习西方的开放精神C.事争第一的敬业精神 ` 爱国改革的牺牲精神 4【题目】戊戌六君...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临刑前他表达“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当时刽子手询问对维新派恨之入骨的监斩官刚毅,是否等谭嗣同说完,无奈刚毅不予理会,谭嗣同英勇就义,这句话也因此成了千古之谜。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根据梁启超的查证,六君子被捕,各有原因:杨锐及刘光第乃康有为得力助手,荣禄恨他们最深,...
若不能变法,则无突破之机。所以他随后便上京,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结交,积极为维新变法出力。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是怎么死的,历史书上说的很清楚。一纸诏书,被拉去菜市口斩首示众,死得惨淡而壮烈。
谭嗣同是清末时期的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为维新思想开路、唤醒国人意志的伟大牺牲者。他于1865年在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出生,祖籍湖南浏阳,父亲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谭嗣同自幼在官宦世家接受良好教育,十岁时师从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字“复生”源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