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培尔效应来自于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一些重要的社会规律和生活法则,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掌握它们会帮你发现事物真相,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和人性;合理运用它们,许多复杂和疑难问题会迎刃而解。相关简介 人生法则——戈培尔效应 一些非常重要的社会规律和生活法则,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掌...
如果传闻属实,那玛格达则非常阴狠,她嫁给戈培尔不过是实现个人理想,戈培尔于他也不过是政治盟友。即使玛格达和戈培尔生了六个孩子,也只是为了雅利安人的繁衍生息。戈培尔和玛格达的第一个孩子生于1932年9月1日,孩子降生后,戈培尔写道:“不幸的是她是个女孩儿,但我仍满怀喜悦之情,我给她起名为Helga(赫尔嘉)。
戈培尔尤其重视广播,创立了国家广播协会,控制、垄断了德国的广播公司。在戈培尔和他的宣传部的精心操纵下,整个德国的舆论处于疯狂的法西斯文化思想氛围中。 戈培尔和他的宣传部不仅牢牢控制着全国的舆论工具,而且他们自己还在各种场合亲自出马,大造舆论,以愚弄德国人民。尤其是戈培尔的演说,更是煽动性极强的恶风毒雨,散...
希特勒唯一的好友戈培尔,在临自杀前,为什么非要带上自己孩子?纳粹德国的最后时刻:戈培尔的选择 1945年4月底的柏林,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绝望的气息。苏联红军已经包围了这座曾经辉煌的第三帝国首都,纳粹政权即将土崩瓦解。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一个令人震惊的悲剧正在地下掩体中上演 - 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
玛格达·戈培尔(1901年11月11日-1945年5月1日)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妻子。她是纳粹党的重要成员,也是阿道夫·希特勒的亲密盟友和政治上的支持者。二战末期柏林即将被苏军攻占时,玛格达与丈夫戈培尔先是毒杀了他们的六个孩子,然后双双自杀。早年 “第三帝国”的第一夫人是谁?按理说应首推希特勒的...
戈培尔兄弟有四个兄弟姐妹:汉斯(1893-1947),康拉德(1895-1949),伊丽莎白,死于约瑟夫18岁(1901-...
弗朗茨·戈培尔 弗朗茨·戈培尔(Franz Gerber),1953年11月27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德国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效力于马达加斯加国家男子足球队。职业生涯
希特勒对这六个孩子怀有深厚的喜爱之情,他向戈培尔表明,甘愿运用自身所掌控的权力,把孩子送往一个安全的处所。然而,戈培尔拒绝了。那些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曾痛苦挣扎。为何戈培尔夫妇如此冷酷无情,非要带着自己的孩子追随逝去的希特勒呢?【我爱戈培尔,更爱希特勒】戈培尔乃希特勒唯一的“挚友”,对希特勒忠心...
戈培尔曾有一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征服群众,他们对所有事情的认知都来自媒体,我们只要将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再担任宣传部长后,德国境内迅速成立了美术协会、音乐协会、戏剧协会、文学协会、新闻协会、广播协会、电影协会,并作出了法律规定,凡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