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刚 对角里土语,一般新角里人和年轻人常常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能领会其传神之处。其实,从历史、文化、风俗的角度来说,许多精妙之处往往只有通过角里闲话才能得到充分表达。 最近发现有三个角里闲话“懊佬、懊糟、懊闷痛”颇有意思。三个“懊”,三种含义,但其共同点,均为表达人的一种内心情绪状态。
老王心里向挖塞(郁闷+懊闷痛、懊佬、翁仲) 翁肿:吃力哑巴亏,心里不舒服,指心情不愉快、懊恼沮丧,一般用来指本来能做好的事情,却因一时疏忽而搞砸了并有苦难言的心理 翁肿可以替代殟塞,意思比较接近。 懊闷痛: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敲脱牙齿往肚里咽、比较冤 比较委屈 l初级会计考试成绩呒有效期,考生必须当...
直到在《中国谚语集成》473页看见上海方言「懊闷痛」,豁然开朗。是啊,太对了。由「懊恅」「胸闷」「肉痛」三个词各取一字组成。「懊恅」意思是后悔的嚇坏人;「胸闷」意思是窒息;「肉痛」意思是心痛,惋惜,可惜,捨不得。 懊恅 懊:【廣韻】懊惱也。【集韻】恨也。或作㤇。晉綠珠有懊儂歌。懊惱,恨怨;懊悔,...
“懊糟”本地还有另一种解释,形容某种人的性格不爽不气,疙里疙瘩,很难弄,像“粘(本地人读:得)壳皮蛋”,蛮“懊糟”的。 办了一件事,发现失算了,而且损失挽不回了,这时候的心境,就叫“懊闷痛”或“懊闷肉痛”。“懊闷痛”把“悔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