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大师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慧远大师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听后,慧远大师悟彻真谛,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慧远大师二十四岁时,便开始讲经说法,听众有不能理解...
慧远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大乘义章》、《大涅磐经义记》、《十地经论疏》等20部100余卷,为我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还有另一位著名的慧远法师,他是东晋时期的高僧,净土宗的始祖。但此处介绍的慧远法师是隋代的高僧,两者并非同一人,请勿混淆。 关于这位慧远法师,你还...
慧远大师所弘扬的净土思想,是佛教净土法门在我国初始弘传的理论结晶,是佛教文化跟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同时又与东晋时代社会现实的催化以及慧远大师个人学识的积淀相关。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往生净土是超越生死轮回的捷径慧远大师在修学时期,就对佛教所说的“神识不灭、三世因果、善恶报应”等基础理论极为深信。
《续高僧传》载:“释慧远,姓李氏。敦煌人也。后居建兴之高都焉(今山西晋城)。”薛重元在《硖 石寺慧远法师遗迹》碑中称:“慧远生敦煌李氏之族,家数世居霍秀里,本宅犹存旧墌。”可见,李家从敦煌迁到霍秀,到慧远时已有数代,唐代时慧远在霍秀的老 屋仍存。为了纪念慧远,霍秀村唐时就创建了远公寺...
慧远大师有感于教义不够完备,法道有缺,曾经派弟子法净法师、法领法师等西行取经,得到诸多梵本佛经。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置般若台,专为译经所用,在佛经佛典的翻译史上,成为我国建立译经场的第一人。慧远大师十分重视与梵僧大德的交往,礼请他们弘法译经。主要事迹有:...
慧远也听不下去,用手捂着脸,老泪纵横。这种情形,只有当年慧永和慧持与师父道安告别时才出现,所以慧持见了也难以自持,抱着他们痛哭起来。庐山最有声望的三位老法师抱在一起痛哭不止,众弟子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惊得不知所措。这几十年他们看惯了慧远大师那刚毅沉稳的神态,何曾见过他如此失态地痛哭过?许...
此处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释义高祖、隋代佛学三大师之一——慧远法师的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其后历代多有高僧在此修行,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金代时最著名的诗人元好问和文学家赵秉文也都曾在此隐居。慧远(523~592),俗姓李,泽州霍秀人,祖籍甘肃敦煌,是南北朝至隋代早期在净影寺修行的高僧。佛教界为了区别他与另一...
本文以慧远法师八字命理为核心,深入揭秘其禅意人生密码。通过对慧远法师八字命理的详细解读,探讨其人生哲学、修行智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旨在展现一位佛教高僧的禅意人生,为读者提供一种精神指引和人生启示。 慧远法师八字命理概述 慧远法师,唐代著名高僧,佛教禅宗的重要人物。他的八字命理蕴含着丰富的禅意人生密码,反...
慧远法师在此寺落发,此地也被誉为“慧远故里”。如今的娄烦寺现存山门1座、唐代经幢1座、金代李秀塔1座、明代重塑慧远法师像碑记1通、清代重修娄烦寺碑记1通。经幢上还保留着石刻人物故事,读碑记也很有意思,清晰地记录了有关娄烦寺的一些历史。悬挂的铜钟是嘉靖年间的,钟上的图案非常精美,特别是顶部的蒲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