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1775—1855年),字诚伯,号慎伯,晚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官江西新喻知县。邓石如弟子,得邓派真传。书法、篆刻为当世所推服。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于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对咸丰、同治间的书风颇有影响。间亦作画,卒年81岁。著《清朝书品》《安吴四种》...
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安徽泾县人,嘉庆十三年举人,官新喻知县。工诗文书画,能篆刻,其书法备得古人执笔运锋之奇,一时称为包体。他对自己的书法极其自负。自以为“右军第一人”。 引首:包慎伯书卷。书徵先生雅属,马公愚。 释文: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荣且溺之,耦甘山,林之杳蔼,遁世无闷,恬佚净漠。 题...
碑帖经典 |慎伯独推率更师:惊爆!此碑峻朴修长而开“欧体”先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曾在魏碑中找到颜真卿书法的渊源,打破凭空创造的神话! 今在北碑中也找到欧阳询书法的先河,北齐《隽修罗碑》,可谓欧阳询的老师也。 这是包世臣的观点,也就是包慎伯。 欧阳询书法的渊源问题,有持书学王羲之、源自北齐刘珉的;...
1材料 包世臣,字慎伯,乾隆四十年(1775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5岁启蒙读书,8岁便开始学做八股文。其时,清王朝吏治日益腐败,武备早已废弛,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面对如此的历史处境,包世臣深感帖括之业(指科举)无补于事,于是转而关心探究社会经济问题,早在1800年前后包世臣的经世思...
作者:包世臣、字慎伯,号惓翁,又号诚伯、慎斋、小倦游阁外史朝代:清代籍贯:安徽泾县人 2释文:包世臣字慎伯2出处: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1987.12)作者:包世臣、字慎伯,号惓翁,又号诚伯、慎斋、小倦游阁外史朝代:清代籍贯:安徽泾县人 3印文:包世臣字慎伯作者:类别:私印字体:小篆 4...
史记曰:太伯作吴,高让雄图。 今有泰伯庙在无锡梅村。 慎伯,是我的老祖父, 老人已作古四十余载, 生前是小队里的牛倌。 泰伯有万人敬仰, 慎伯只有我一个人怀想。 我死了,就没...
《录书谱》轴,清,包世臣书,纸本,草书,纵137厘米,横60厘米。 包世臣(1775一1855),安吴(今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是北宋名臣——包拯二十九世孙。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喻知县,被劾去官。 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
慎伯包世臣是吳讓之的老師,吳氏為老師刻過不少印。 圖十一 包慎伯氏 按吳氏的習慣,姓名印一般遵舊例,以迴文式處理,即「包氏」一行,「慎伯」一行,按逆時針方向讀之。這方印,一反常例,「慎伯」拆開分在兩行。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竊以為,為安定感計。這四個字中,三個字筆畫簡單,分量較輕;「慎」字筆畫多,...
十年前余在扬州与安吴包慎伯论书,慎伯不喜平原坐位帖,而余极好之。然余学书在慎伯后,未敢与之争。近慎伯来阳羡与余复相见,论书亦推服颜行,自悔前言之失,示余以所著述书一篇,妙论层出。予所见能书之士,未有若慎伯之通识也。惟于鲁斯多微词,且不无过当语,倘所谓责备贤者之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