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怍”指因自身言行或内心存在缺点、错误而感到羞愧不安的情绪。这一词语源于古代汉语,既包含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也暗含对他人的歉意,常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中表达深刻的自省情感。 一、基本释义与情感内涵 “愧怍”的核心含义是“惭愧”,强调因道德或行为上的过失而产生的心理负担。与单纯的“...
愧怍 基础信息 词语愧怍 繁体愧怍 拼音kuì zuò 怎么读 【愧怍】的意思 惭愧。《聊斋志异.卷六.云翠仙》:「我又不能御穷、分郎忧,中岂不愧怍?」 来源:-- 词典修订版
愧怍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9:07 kuì zuòㄎㄨㄟˋㄗㄨㄛˋ 目录 1、基本解释 2、详细解释 成语(Idiom):愧怍(kuì zuò) 发音(Pronunciation):kuì zu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愧怍是指因为自己的过失、错误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愧怍由两个汉字组成,愧意为羞愧,怍意为...
愧怍 kuì zuò 词语kuì zuò 注音ㄎㄨㄟˋㄗㄨㄛˋ 基本解释 ◎愧怍kuì zuò[be ashamed] 惭愧 引证解释 惭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宋 曾巩 《又祭亡妻晁氏文》:“夙夜思惟,心颜愧怍。”明 方孝孺 《与黄希范书》:“千里遣徒,贐以束帛,而缺然无以报,不胜愧怍。” ...
“愧怍”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愧”和“怍”两个字组成。其中,“愧”表示惭愧、内疚,“怍”则指过错、不安。因此,“愧怍”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言行或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损失或不便时,内心产生的惭愧和不安的情绪。 二、详细解释 惭愧感:当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道德标准、社会规范或他人期望不符...
解析 词目:愧怍 拼音:kuìzuò 英文:[be ashamed] 词义: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惭愧 例句: 《聊斋志异·云翠仙》:“我不能帮你御穷,分郎忧衷,岂不~” 《老王》(杨绛):“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愧怍的拼音是:kuì zuò。它的意思是:对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感觉到愧疚和不安的意思。 例句: 1.感恩笑愧怍,恤民思清廉。 2.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 3.虽然不是有意的,但是毕竟是做了错事,他站在那愧怍难安. 4.当初于禁将军兵败回朝,深感愧怍,已交绯印于宫中。 5.敏振是义正言辞,心无愧怍,媒体却...
“愧怍”指因自身过失或未能尽责而感到惭愧、内疚。原因多为做了违反道德或良心的事,或因失职未能帮助他人而自责。 1. **词义分析**:“愧怍”由“愧”(惭愧)与“怍”(羞愧)组成,叠加强调因自身行为产生的不安心理。2. **原因分类**: - **主动过错**:如伤害他人、违背诺言,引发良心谴责。 - **被动失责...
愧怍 基本解释:〈书〉惭愧。 分解解释:愧(kuì,)愧kuì羞惭:羞愧。惭愧。愧色。愧怍(惭愧)。愧疚。愧赧(因羞愧而脸红)。愧悔。问心无愧。笔画数:12;部首:忄;笔顺编号:442325113554 怍(zuò,)怍zuò惭愧:渐怍。愧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脸色)改变:“将即席,容毋怍。”怍zhà〔??(笔画数:8;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