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四首【作者】李白 【朝代】唐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
张九龄《感遇·其一》诗词鉴赏 张九龄《感遇·其一》诗词鉴赏 【原文】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感遇十二首·其七【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译文 注释 江南 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哪里是因为她所处地方的气候温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
《感遇词》通过赞美女子的美貌,引发了对世俗人情偏爱美的思考。施肩吾以罗敷为例,暗示了美丽与权力、地位之间的微妙关系。这首诗既展现了施肩吾对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现象的敏锐洞察。✨写作手法:1. 托物起兴:施肩吾通过描绘貌如仙的女子,引发了对美的思考和对世俗现象的探讨。 2. 借古讽今:借用罗敷的典故...
标题 感遇词 作者 施肩吾 年代 唐 内容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注释 【注释】: 随便看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 减字木兰花 永遇乐 生查子 人日两篇 峡哀 点绛唇 蜀童谣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鹧鸪天 答王无功入长安咏秋蓬见示 迎潮...
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百科详情>> ...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注释 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 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的样子。华,同“花”,花朵。 林栖者: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人,这里指隐士。 坐:因而。 本心:天性。 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白话译文 兰叶逢春,枝叶茂盛,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
感遇·孤鸿海上来 【唐】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
感遇十二首(其一)【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代诗人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译文 注释 【译文】 春日融融,片片溢香的兰叶葱茏垂接;秋夜朗朗、掠人心魄的桂花月华般皎洁!这样繁茂,这般风韵飘逸,自然,春秋就成了美妙无比的季节。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