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感觉学》理论的核心在于认知主体对被感知对象的认知状态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并且,感觉的内涵就是指遇到每一个人所得到的感知性、感受性以及感染性具有的成色、成分以及成果。 《感觉学》理论目录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24年07月14日 第一章:感觉学现象┉┉┉┉┉┉┉┉┉┉┉┉┉┉┉┉┉┉┉┉┉┉┉┉...
感觉是由体内、外的刺激影响我们的感觉器官产生的。20世纪初,美籍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考夫卡(Koffka,1935)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两种。远刺激 远刺激是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而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等。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
感觉学 Sensology (2010) 导演: 米切尔·加格尼 类型: 动画 / 短片 /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0-07-30(洛杉矶) 片长: 6分钟 IMDb: tt1800733 豆瓣评分 7.4 910人评价 5星 21.8% 4星 36.0% 3星 35.8% 2星 4.7% 1星 1.7% 好于26% 短片 想看 看过 评价: 写...
人类的感觉除了基本的视觉和听觉,还有嗅觉、味觉、触觉、本体感觉(如位置觉、运动觉等)、前庭感觉(如平衡觉等)和内脏感觉(如饥饿感、疼痛感等)等。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是指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下,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比如从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地方,开始会感觉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就能慢慢适应了 ...
人的大脑是通过感觉学习的方式达到感觉统合的。即由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平行觉、本体觉等感觉接受来自外环境,包括自身(内环境)的信息,由传入神经输入脑干网膜系统进行过筛,进一步传达至大脑,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分轻重缓急向效应器(机体)发出指令,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出反应;在接受新的信息的...
(1)外部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痛觉) 03 感觉的特性 (1)直接性:感觉反映出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2)个别性:一个感觉器官只对应事物的一个属性。 (2)感觉对比:两个或以上刺激同时或相继出现,感受性发生变化。
感觉生理学(sensory 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机制如何将物理事件转换为神经事件,其目的是要揭示从物理能量到感觉经验的一系列过程中在神经水平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活动。感觉生理学有其赖以活动的生物物质基础,主要划分为3大部分:(1)感觉器官:直接接收体内、体外的刺激(信息)的作用。感觉器官中的感受器(receptor)...
比如我之前学到“目标感是王道”,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会停下来思考自己当初的目标是啥?现在的这些行为、动作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吗?这种反问自己的方式,能避免自己陷入“正反馈上瘾”的误区。什么是正反馈上瘾?就是我们在一些让我们感觉很爽的刺激下,不断做偏离目标的动作。比如我最近三年通过写学习笔记的方式,记录...
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即内脏感觉)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感受性,感受能力强,感受性就高,反之则低。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感受阈限(物理量),感受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其感受性强,反之则感受性低。 感受性是用感受阈限的大小度量的,两者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