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舍利,又名影身舍利,是佛教中的一种特殊舍利。舍利本是梵文音译,意为遗骨,通常指佛陀的遗骨,称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圆寂后焚化的遗骨。而感应舍利并非佛陀与高僧圆寂后火化而得的遗骨,它是因人心至诚,感得舍利应现而来,故名感应。 历史背景: 因灭佛事件,佛教信徒为了保护真身舍利,用佛家七宝(如玛瑙、珍珠等材...
感应舍利,又称影身舍利,是佛教历史中因灭佛事件而制作的仿真舍利。这些舍利通常使用佛家七宝,如玛瑙和珍珠等珍贵材料制成。最典型的感应舍利外观类似玛瑙球,呈白色颗粒状,佛教中称之为影骨舍利或感应舍利珠。由于千余年的灵气凝聚,这些舍利的表面非常细腻光滑,触感温润如玉。在侧光照射下,可以隐约看到一丝肉状宝光,显...
我国最早记录感应舍利的事件发生在三国东吴孙权时代。臣子孙皓听闻梵僧康僧铠法师讲解供养舍利的功德,希望能得到舍利以供奉。法师指导他结坛祈祷,经过49天,空瓶中传来声响,发现十几颗舍利。吴王孙权曾令大力士尝试以铁锤击舍利,铁砧和锤子都陷下去,而舍利却完好无损。这些感应舍利如今供奉在南京栖霞寺中。
感应舍利,简单来说,是指佛教修行者通过修行和禅定,感应到舍利(高僧大德圆寂后留下的遗骨或遗物)的存在和力量,从而得到加持和启示。这是一种宗教体验和修行方法,在佛教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感应舍利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修行者的禅修实践。通过坐禅、诵经、念佛等修行方式,修行者逐渐达到内心的平静...
2008年4月,江苏南京“天下第一塔”报恩寺塔内,发现北宋地宫,内里散落了上千枚的古代铜钱,光芒耀眼。三个月后,铜钱下出土了震惊世界的释迦牟尼的“佛顶真骨”,还有充满玄幻的“感应舍利”,令人啧啧称奇。 杜…
感应舍利是一种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过修行和悟道所获得的神秘体验,通常被视为高僧功德圆满的象征。详细解释如下:感应舍利这一概念源于佛教文化。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的是高僧圆寂后留下的遗骨、遗物或者火化后的结晶颗粒。这些舍利被视为具有神圣性质,是高僧修行成果的体现。而感应舍利则更强调了一种活...
感应舍利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通过感应、体悟、领悟等方式,所获得的内在境界的提升和智慧的显现,而非指物质上的舍利。舍利,在佛教中通常指修行者逝世后,身体经过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这些舍利被视为修行者修行成就的象征,被认为具有神圣的意义。然而,感应舍利则是一种更为内在、精神层面的体验...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尚永琪在他的文章“佛舍利崇拜的地理困境与感应舍利之起源”中认为,当“佛教地理圈”扩大到一定的范围,“舍利崇拜”面临“被崇拜物”缺失的尴尬境地,因此,“感应舍利”的出现就成为必然。凤凰网佛教频道佛教观察家栏目编辑文章如下:
大报恩寺地宫遗址感应舍利金冈二哥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9878 0 04:46 App 大报恩寺的洗尘净心 447 1 02:13 App 在佛光寺撞见一场唐朝的雪 2925 1 14:07 App 泰国游最后一天,可惜水门寺大佛正在维修,一周的旅游很开心,离开的时候是满满的不舍,我不想回去上班…… 1 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