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大宜量力分,知机都在近人情。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荆。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北宋邵雍《感事吟》感事,就是对事情有感而发。那邵雍是在感慨什么呢?为善大宜量力分,知机都在近人情。大宜对应都在,所以大对应都。力分就是自己的能力,其实这...
感事吟 蛇头蝎尾不相同,毒杀人多始是功。风月... 感事吟 古人不见面,止可观其心。其心固无佗,... 感事吟 君子小人正相反,上智下愚诚不移。冶葛... 感事吟 四海三江与五湖,只通舟楫不通车。往来... 感事吟 芝兰种不荣,荆棘剪不去。二者无柰何,... 感事吟 切玉如泥剑不虚,谁知世上有...
《感事吟》独坐听蝉水榭中,起行又见石榴红。谁言人老情将尽,吟就新诗袭古风。注:水榭,水边亭榭。宋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词云:“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野塘烟雨罩鸳鸯。”新诗,新作之诗。唐杜甫《寄岑嘉州》诗云:“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古风,多义,这里指古人质朴淳...
感事吟 蛇头蝎尾不相同,毒杀人多始是功。风月... 感事吟 古人不见面,止可观其心。其心固无佗,... 感事吟 君子小人正相反,上智下愚诚不移。冶葛... 感事吟 芝兰种不荣,荆棘剪不去。二者无柰何,... 感事吟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几都在近人情。人情... 感事吟 切玉如泥剑不虚,谁知世上...
邵雍感事吟书法欣赏 感事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芝兰 芝草和兰草皆香草名。古时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等 芝兰之室 荆棘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
《感事吟》也不例外,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命运与人事关系的深刻认识。《感事吟》的作者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号安乐先生,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生于相州林县上杆庄(今河南省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后随父迁居卫州共城(今...
《感事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行事依理则顺、背理则逆的道理。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世人不听忠言的惋惜,以及对道义的坚守。这首诗不仅是邵雍对世人的劝诫,更是他自身品格的写照。✨写作手法:1. 直抒胸臆:邵雍在诗中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慨,毫不隐晦。
感事吟宋代:邵雍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机都在近人情。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刑。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
感事吟(宋·邵雍) 释义 感事吟(宋·邵雍) 七言律诗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机都在近人情。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刑。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随便看 上郑员外(唐·方干) 上郑广文(宋·滕岑) 上郑毅夫(宋·许氏) 上郑漕二首(宋·郭印) 上郡伯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