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士奇,字元龙,原名恕,吴县人,其父惠有声以教授乡里九经而闻名。惠士奇年少时,曾跟随徐枋学习,并师从汪琬。在康熙十八年,他中举博学鸿儒科,但因遭遇丧事,未能参与考试。三十年时,他成为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之后,他担任密云县知县,因其善政,最终于任上离世。惠士奇在经学领域有深厚...
惠士奇是江苏吴县人,于康熙四十八年考中进士,历任编修、侍读学士等职,曾主持湖南的科举考试,督学于广东。在雍正年间,因召对时表现不佳,被罚修缮镇江城,后因家中财产耗尽,被迫停工并被剥夺官职。乾隆初年,惠士奇再次被起用为侍读。他继承了父亲惠周惕的学问,撰写了《易说》、《礼说》、《春秋...
惠士奇是清学者、文学家,字天牧,又字仲孺,号松崖,又号丰农,学者称红豆先生,来自吴县。他是惠周惕的儿子,惠栋的父亲。他于康熙五十年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担任编修,两次担任会试同考官。惠士奇在康熙五十年取得进士资格,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担任编修职位,并两次担任会试同考官。康熙...
〈金榜题名〉(1279) · 清朝 四进士 惠士奇 彭蕴辉 彭遵泗 彭锡璜 1,惠士奇(1671一1741)字仲儒,天牧,号半农。江苏省吴县人。解元,康熙48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60年广东学政。52年、54年两任会试同考官,59年湖广东乡试主考。 2,彭蕴辉,字葆直,号朗峰。江苏省吴县人。彭启丰孙。嘉庆4年进士,授编...
不是。惠士奇(1671年-1741年),字天牧,又字仲孺,号松崖,又号半农,学者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中国清朝时期学者、诗文家、吴派经学家。并没有直接显示惠士奇是太师级别。
清代有位学子叫惠士奇,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考取举人、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广东学政。这个职位很容易腐败,但惠士奇“校士公明,一文不取”。时任两广总督杨琳对他特别欣赏,上奏雍正皇帝:“臣遍历各省,所遇学臣中,仅见者有此清操特出之员。”雍正深感清廉人才难得,试图让惠士奇担任更重要的行政官职。 û收藏 ...
上一篇清代学人小传介绍了吴派“东吴三惠”的第一位“惠“,惠周惕,下面接着介绍一下他的儿子,第二位”惠“,惠士奇的生平和学术贡献。 惠士奇,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他幼承家学自不用说了,为诸生时,不去参加省试。有人问起来,他说:"胸中无书,焉用试为?"于是奋志读书,不久遂博...
历史知识> 惠士奇 清吴县(今属江苏)人,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学者称红豆先生。康熙进士。始官翰林院编修,历充会试同考官、乡试正考官。康熙末、雍正初,连任提督广东学政,倡导经学,擢侍读学士。后因失职罢官。乾隆初,补翰林院侍读。学承其父周惕,治经专主汉代经师之说,言必据典。兼通天文、乐律。著有...
口暨南大学荀铁军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杨丽容摘要本文通过考证惠士奇督学广东六年, 在培养人才、 增广学额、 旌表化俗等方面的政绩, 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以惠士奇为代表的中央文化, 将岭南地方文化正统化的努力. 使惠士奇及其惠门一派弟子成为康乾时期岭南士人的代表。关键词惠士奇岭南文化惠士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