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子瞻一见”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文与可墨竹(并叙)》。“惟子瞻一见”全诗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宋代 苏轼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空遗运斤质...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出自宋诗人苏轼的《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再祭亡兄端明文》赏析 | 《再祭亡兄端明文》原文维崇宁元年岁次壬午,五月乙卯朔日,弟具官辙与新妇德阳郡夫人史氏,谨以家馔酒果之奠,致祭于亡兄子瞻端明尚书之灵。呜呼!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如是终。后迫寒饥,出仕于时。乡...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③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有误,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BCD.正确。故...
已而见山中僧俗②,皆云:“苏子瞻③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④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⑤。”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⑥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⑦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是日...
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
(宋)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
武昌九曲亭记①(宋)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②,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③,陂拖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豁。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