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多是豪放恣肆、浪漫典丽的,《送友人》也不例外,虽是在写送别,虽是眷恋难舍,但落笔之处却堂皇大气,少了几许哀婉萧疏,但依依惜别之意却愈显真挚。全诗构思新巧,立意别致,用词考究,宛转含蓄,明丽的色彩之中暗含殊异的风采,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神工鬼斧,委实令人赞叹不已。诗首联工对,以“...
——唐·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16.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唐·温庭筠《过分水岭》1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唐·卢仝《有所思》18.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19.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唐·李白《谢公亭·盖谢脁...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诗词解析:“明月”作为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往往被赋予了纯洁、永恒等象征意义。在诗中,“明月”却被赋予了“不谙离恨苦”的特质,明月无法理解自己所感受的人间离别之苦。诗人把明月转变为一个具有情感色彩的角色,“斜光到晓穿朱户”——它的光芒从斜照到天亮,一直穿透着朱红的门...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
诗前两句写景,热烈美好,春意盎然;后两句抒情,情意绵绵,依恋感伤。临别时刻频频劝酒,干了一杯,更尽一杯,将深情厚谊倾注在杯杯美酒中,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朋友挂帆远去,诗人无限依恋地久久伫立...
《送别诗》 隋代: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
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充满了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09 《浣溪沙》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别朋友元二去安西而作的,以表示对朋友的深深惜别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最后一杯酒中,包含着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既有对旅途的担忧,也有对前途的关切,可见友情之深。 7、赠汪伦 李白 〔唐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